什么是社会心理学?这个学科是研究什么的?研究它有什么用?
从字面上来看,“社会心理学”属于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的是有关“社会”方面。说实话,在接触心理学之前,我完全不清楚心理学的各个流派或细分领域。不管是社会心理学,还是发展心理学,或者变态心理学,全都傻傻分不清楚。就更别说研究某个领域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用了。
当阅读完阿伦森第10版的《社会心理学》之后,我大脑中的谜团逐渐清晰,用一句话来概括,社会心理学是我们打开幸福生活之门的一把钥匙。
阿伦森教授一人包揽了三大奖项,分别是杰出写作奖、杰出教学奖和杰出研究奖。他作为第10版《社会心理学》的主作者,不仅在社会心理学的专业上,还在文字易读方面为这本书添色了不少,使得整本书读起来尤为顺畅,及时是心理学小白,也能在无数的案例故事中轻松获得相关的理论知识。
书中不仅全面系统地分析了社会认知、团体思维、从众、亲社会行为、侵犯性理论、亲密关系、偏见等话题,还在最后三章着重描述了以上这些知识该如何更好地应用于生活实践中。下面我们就以亲社会行为为例来重点看看,书中都讲了什么。
1为什么会发生亲社会行为
阿伦森在《社会心理学》中给出了三方面的分析。一是从进化论的角度,这是基因本能的一种体现,为了帮助自己的亲缘、为了有朝一日对方能报恩、为了集体更好的生存;二是从社会交换的角度,亲社会行为能够使社会收益最大化,同时社会成本最小化;最后是纯粹的助人动机,因为与之共情而想伸出援手。
在坚实的理论基础之上,每个个体的实际表现却参差不齐,这就与每个人的个人品质挂钩了。有些人就是比其他人更容易帮助别人;有时特别好的心情或者内疚以及悲伤的情绪也能促使亲社会行为的发生;相较于男人更愿意做英雄,女人则更适合长久的陪伴;而所有人对于自己的小圈子都会特别照顾,圈子外的就要看是否能有共情了,在这一点上宗教信仰人士尤其明显。
所以,日常中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很多好人好事,其实背后都有相应的理论来支撑。如何拨云见日,就需要细细揣摩了。
2亲社会行为消失的那些场景
亲社会行为怎么看都是好事,发生的越多越好。可是,它并不是总会发生。
比如城市中跌倒的老人没人敢扶,但在乡村中类似的情境结果会好的多;比如紧急事件发生时,目击者越多,伸出手的人反而越少;网络空间中更是如此,好像一瞬间亲社会行为消失了,留下的是一张张麻木的脸。
为什么会这样呢?除去环境等因素外,阿伦森在《社会心理学》中重点分析了“旁观者效应”。
人们如果能在一个紧急事件中及时伸出援手,需要满足以下五个条件:注意到事件、把事件解读为紧急情况、承担个人责任、知道如何帮助,以及决定实施帮助。而当旁观者众多时,是否解读为紧急情况以及承担个人责任将变得越来越难。我们可能会通过观察其他旁观者的态度来判断是否紧急,而对方可能也在观察你。同时,人越多,责任越分散,助人发生的可能性则越小。
3如何增加助人行为
经过以上分析,想增加助人行为,那么除了更好地激发助人的动机外,我们还需要破除旁观者效应。通过实验证明,当人们了解了旁观者效应,明白了它在紧急事件中对我们的干预和影响后,当再次出现紧急状况时,人们会在一定程度上意识到旁观者效应,同时增加伸出援手的可能性。
此外,当下社会中大量的志愿者服务,其实是更广泛的利他行为。阿伦森在书中提到,志愿者服务能够很好地增加人的幸福感,从而达到身心健康。
那么,强制人们去参加志愿者服务是否可取呢?非也!在这里又扯出来另一个社会心理学的现象,当人们被强制做某事时,强制的力量越大,做某事的外因就越大,也就侧面说明了,不是发自内心去做的。那么这种情况下,即使做了志愿者,利他产生的幸福感也大大减少了。
所以,多鼓励人们去参加志愿者服务,但不要强制,要让人们自由选择。
写在最后
以上只是书中的一章内容,而且仅仅是压缩的干货部分,书中还有大量的案例来帮助理解。同时,你会发现,社会心理学的很多理论会交叉出现,某些案例在多个章节中会出现,能够更好地帮我们搭建起社会心理学的知识框架。
作为一本教材类书籍,《社会心理学》对应每个章节的内容,还配有相对应的习题,帮你检查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还附有章节的总结。总之,这本书适合每一位心理学学习者、教育者及研究者,也适合所有对社会心理学感兴趣的大众来阅读、参考。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