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不勒斯四部曲终于到了尾声,这是四本书中故事情节最多的,好多人死去,又有好多人出生。新生儿会在那不勒斯长大,就像他们的父母一样,他们会沿袭父母的性格、面貌,履历,在这片故土谱写属于他们自己的故事。最后再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选择离不开那不勒斯,或者离开后又回来。
旧秩序消亡,然后新秩序产生。就像两代人之间的交汇和摩擦,双方的力量此消彼长,最终达到平衡,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最让我感到惊异的是,人们会和自己的父母如此地相像。莱农从小就讨厌母亲的跛足,走路一瘸一拐的姿势,还有她蛮横跋扈的处事态度,但是她后来也跛足,对自己的孩子也会有这么粗鲁的一面。
尼诺是我最讨厌的人物,从第一部我就觉得作者给他的滤镜太强了,最后真的验证了我的猜测。尼诺也跟他的父亲多纳托是同类人,尽管年轻的时候他远离多纳托,一度要断绝来往,后来也还是和好了,并且越来越像多纳托。
帕斯卡莱就更不用说了,他跟他父亲非常相像,沿袭了他的政治立场,即使后来被关进牢里也没改变他的信仰。
黛黛也和她父亲彼得罗很像,同时也像莱农,文气十足。
尼诺这个人渣不知道掀起过对少女人的石榴裙,靠着各种各样的女人,得到他想要的东西,去他想去的地方。他多情且痴情,不过他太虚伪了,他说的每句话最好都不要相信,我突然想起来他试图说服埃莱娜,说她捉到他出轨保姆是因为她出现了幻觉,想到这个我又忍不住大声笑了出来(是蔑视的笑,AMPAS应该给他颁发奥斯卡金像奖)
莉拉的一生几度达到巅峰又重重摔落,最后蒂娜失踪,彻底把她击垮了,不过她是一个坚强的女人,最终会找到平衡。
莱农的晚年还算幸福,黛黛,艾尔莎,伊玛都坚持学习,最后每个人的生活都算幸福。莱农和前夫彼得罗的关系也很融洽。
我想,尼诺虽然渣,但是他把莱农从家庭主妇的生活里拉了出来,尽管莱农和前夫离婚,做了尼诺的姘头这条路是错的,但是这条路把莱农逼上了绝境,激发出了她最大的潜能。一直到莱农晚年她都沿着这个主线在往前走,生活充实且稳定,可以说她比莉拉幸福得多。
倘若莱农没有离开,她可能会成为普通的家庭主妇,越来越像彼得罗的应声虫,她早些年的努力也算白白断送了。但是这条路也让她无法避免晚年孤独的境况,好在每个孩子都很有出息,她也勉强算是成功的母亲。
其实前几部也有提过冠姓权的问题,我觉得孩子随谁的姓不仅仅是姓名不同的问题,男性独占冠姓权,实际上切断了家族中不同女性的联系,女性是被排除在外的,永远不和男性一样处于中心位置。不过意大利有生了孩子随母亲名字的习俗,这或许也算一种女性没有冠姓权的慰藉吧。
让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看到索拉拉兄弟被枪杀那一段我会哭得那么惨,我一直觉得他们不干好事,死有余辜。但其实不是的,人都是立体的,有多面性的,再好的人也有坏的一面,再坏的人也有好的一面。所以看问题要综合考虑,很多东西不是非黑即白的。
马尔切洛还给莱农的银镯子,还有他附上的“对不起”纸条让我彻底破防了,趴在桌子上哭了好久。
在索拉拉被杀之前,米凯莱开始频繁带家人出入教堂和图书馆。春江水暖鸭先知,索拉拉兄弟坏事做尽,和社会各个成分的人都有认识,我猜他们肯定早就察觉到了危机,也试图自我救赎,怪不得米凯莱会跟莱农说了那番话。比如,学习会让人变好......我们还是成不了好人,邪恶是很糟糕的.......
母亲和女儿之间的关系也很微妙。彼此会嫉妒仇恨,但是也爱得很深,我不知道怎么用语言来形容这种感情。莱农的母亲–––和莱农的冲突就是这样。莱农的母亲也把我看哭过好几次。比如她指控莱农让她失望,伤了她的心之类的。
埃莱娜·费兰特是1943年生人,她的作品提到过很多次女性主义还有同性恋问题,也不乏详细的介绍描写。不得不说,不愧是作家,眼光够长远,心态也够宽容,能够接受新事物并积极反思。我想,这种品质是很多人都不具备的。
因为埃莱娜一直是匿名发小说的,没人知道她是男是女。我感觉ta应该是女性,因为有些感情太细腻,不是男性能感知得到的,不过ta也有可能是男的,那不得不佩服他的情感是真细腻,体察入微。
这都不重要啦,salute,优秀的作家。半个月看完ta的四部曲,我有了许多新思考感觉精神世界都更丰盈了,很喜欢ta的作品,打算再读一读ta的其他书。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