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段时间,我在刷视频的时候看到直播间有人讲解星座运势,并且直播间的听众还挺多的。当下我就很纳闷:还有人直播星座,竟然还有这么多人相信星座运势。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社会心理学》从自证预言的角度给出了解释。不仅这个问题,还有很多问题,比如我生活在一个怎样的世界,老人跌倒了我该不该扶……这类问题我们都可以从这本书中找到答案。
《社会心理学》有三位作者,其中主要作者是当代社会心理学领军人物、“20世纪100位最著名的心理学家”之一的阿伦森。他同时是美国心理学会历史上唯一一位包揽了杰出写作奖、杰出教学奖和杰出研究奖等三项大奖的社会心理学家。参与此书修订时,阿伦森已经是90岁高龄了。
本书涵盖社会心理学13大基础研究领域+3大应用领域,分析了诸如社会认知、社会知觉、社会影响、自尊、人际吸引、亲密关系、侵犯性、偏见等话题,并结合生活实践,探讨了社会心理学与幸福、健康和法律的关系。
看到这部大块头的书籍,我们不禁问:普通人学习社会心理学有什么用呢?
我们就通过一个故事来谈一谈。大约在2010年的时候,英国一位30多岁的大学教授,苦于找不到伴侣,他就用自己的数学专业特长来计算找女朋友的概率。经过多个条件筛选后,他发现在伦敦400万人之中,只有26个人才是他理想的配偶。于是他就提出一个观点:找到心目中理想伴侣的概率比找到外星人的概率还要低。真的是这样吗?我们看看社会心理学会告诉我们什么答案呢?
这个教授忽视了三个特别重要的社会心理学公理。第一个公理就是人的社会性。我们离不开他人,我们需要他人。基于这种需要,人类有一种非凡的能力,就是著名的心理学家斯坦利·米尔格拉姆提出的“六度分割理论”。即没有任何社会地位、没有任何社会关系的人最多只需要六个人,就能够把信息传给任意人。在当下,我相信我们的社会网络远超斯坦利·米尔格拉姆时代。
这就是社会心理学告诉我们,人和任何人建立联系都比我们想象的容易,关键是你得迈出第一步。第二个公理就是我们生活在社会关系之中,也可以说是生活在社会网络中。这位教授最大的问题是:他宅、他等、他在家里呆着。主动去找和被动等待,效果是不一样,人的社会天性是主动寻找爱情、寻找联系,而社会关系往往会产生巨大的效益。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格兰诺维特发表了过这样一篇博士论文,论文中提到所有的创意、知识积累、财富的积累来自于陌生人。所以,即使这些人看起来跟我们一点关系都没有,但形成的网络,给我们带来无限的智慧、信息,所以社会网络建立的越多,效果越好。
第三个公理是社会影响。如果想找到伴侣一定得让别人发现他的好,所以一定要利用社会网络产生的这种社会影响。因为这个影响是无时无刻的、是随时随地都存在的,包括文化的影响。而这位教授恰恰犯了一个错误叫做个人主义。基于以上三个公理的忽视,教授有这样的结论也不足为怪了。
孙中山先生说:“人者,心之器也。”,一个人没有心理活动,便如野兽一般,正是因为美好的、复杂的、丰富多彩的心灵智慧与活动,人故称之为人。学习心理学可以让我们透过现象看到问题的本质,让我们知道人的本能和天性,从而采取更有利的行动,让自己的生活更幸福。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