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中,我们常常会感觉自己一直在同样的小池塘里打转,不断重复听取和验证自己早就相信的道理。这是因为我们总是在玩一些我们熟悉的人间游戏。这本书名叫《人间游戏》,很容易让我们联想起“游戏人间”,老一辈人经常用这个词形容一些他们认为不太负责任的人,带有些贬义,其实原来的名字是“GAMSPEOPLEPLAY”。就算翻译成“人生游戏”,也会让人想起之前流行的“人生OnLine”而已。
作者观察到人们的交互行为分为了程序、仪式消遣和游戏三种形式。其中,“游戏”是一种不良的互动模式,背后隐藏着内在动机,是一系列圈套或花招的步奏。作者认为,无游戏的亲密是人类生活最完美的形式。虽然作者貌似不太喜欢“游戏”这个活动,但他也承认,在我们的生活中“游戏”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我们可能因为一个游戏而痛苦,但选择参与其中也是因为这个游戏满足了自己的一些需求。
作者举了一个叫做“要不是因为你”的典型游戏。内容大概是怀特夫人抱怨她的丈夫限制了自己的活动。“要不是因为你,我早就学会跳舞了。”这个抱怨在我们的生活中确实经常出现:“要不是当初为了照顾这个家我事业早就成功啦!”、“要不是因为你每天在我旁边吃宵夜我也不至于现在那么胖”等等。但是作者认为,这个怀特夫人之所以选择了现在这个独断专横的丈夫是有很多原因的,让我想到之前自己做决定时的种种不愿意,小到今天晚上吃什么,大到安家立业想要做什么...原来都是希望有人能帮我选一个答案,万一后来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抱怨“如果当时因为你,我就…”。作者在书中发现了许多讨厌的“游戏”,但就像写小说一样,因为角色们有各种不同的性格和需求,就会陷入各种各样的事情。再加上对游戏的偏好从小就开始被家族和环境影响,进入游戏好像无法避免,即使读了作者的各种游戏案例也会再次进入游戏,以满足自己的各种心理和社会需求。
对此,作者认为要在陷入游戏的过程中实现自主,需要经过三个阶段:觉察、自发和亲密。亲密是作者希望能达到的最理想状态,没有游戏的亲密得到的回报最多。为了达到这个阶段,首先要学会觉察,这与宗教和正念里所说的觉察差不多。其次,是自发,要改变情绪和行为的自动模式,这些都很不容易,但至少我们有了努力的方向。而且,给情绪和事件命名可以减弱它们对我们的影响。作者花了很长的篇幅介绍了各种游戏,以方便我们认识它们,做到对号入座,以便避免茫然无措。告诉自己,我进入了一个作者介绍过的游戏,是因为我有一些浅显的欲望,所以我会在这里。我不需要自责,因为改变固定的想法和行为模式非常难。但是偶尔会有一些幸运儿能够走出来,也许我也可以试试。首先我需要冷静下来,让儿童的自我回去歇一歇……这样想一想,感觉已经好多了。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