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春秋]老子 译注:陈徽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道德经》也称《老子》,本书中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共计81章。每章都是老子所著,老子的弟子在沿袭传播老师学问的过程中也进行了复议扩充,形成了不同的老子版本,然后逐渐融合,形成了最终传世的老子版本。《道德经》反映了老子和他所代表的道家学派的思想面貌,《道德经》文字简洁深奥。
老子思想的最高范畴是“道”,代表了大化流行、天地万物生生不息的总体存在。“道”也被赋予了价值、意义和信仰的意味,《道德经》主题思想为“道法自然”。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本章文字简洁深奥,一直难以解释明白,因此有许多不同的解释。如果仔细审读这些文字,我们会发现其中所谓的道和名、始和母、无名和有名、无欲和有欲以及眇或妙等,其实已在本章中尽涵盖了其他诸章的思想。因此,就其义理而言,本意可谓是关于《道德经》整体思想的精微概括。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道德经》之“有为”既可称之为“有为之无为”,亦可称之为“无为之有为”。所谓“有为”,是因为它并非意味着绝对的无所作为,或者表现为消极“自闭”;所谓“无为”,是因为它顺应物之性,任其自然发展,虽有所作为,却又“无所事事”。对于这种“有为”或“无为”的内涵,可以概括为:行动有所为,但不执着;行进有所为,但不停滞。目前,存在学者根据“矛盾双方对立统一规律”来解释本章,但这种方法并不完全正确。
除了在文字中有标志注释讲解,书中也进行了翻译和解释,让我们全方位了解老子思想的内容,从单个字,到一句话,再到一段文,深刻地体会到老子文学的魅力。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