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这本书的两个月里,我一度想要放弃,尤其是读到中间关于战争的部分时更是如此。但是我还是坚持了下来。
我平时很喜欢与水相关的意象,因为时光荏苒,生命的列车只会不停的往前,但各种形态的水会默默的存在。在雨季中,雨点淅沥;在秋去春来时,河川静流;岁岁年年,海浪汹涌。它们就这样在变幻莫测的时代中默默地孕育着生命,见证着每一个变幻莫测的晨昏。
书中的顿河也是一个这样的存在。虽然以这样的名字命名,但实际上,书中对顿河的描写并不多。更多的是关于河流附近哥萨克村庄的故事。哥萨克这个群体,概念有点像牧民到农民之间的过渡阶段,历史比较复杂就不展开说了。他们基本上是一个自由和保守两个矛盾特点兼具的存在:一方面已经以村社的形式在刀耕火种,另一方面却又保留了游牧民那种自由放任的性格。这些特点在书中的各个人物中或多或少地体现出来。也许每个人也都是这样,渴望能安全平静地生活,但同时又向往各式各样的可能性。生命的本能就这样互相角力不断拉扯,最终形成了人生这张绘画。
这部书很像是一首完成度很高的交响乐。作者没有刻意肯定或否定任何站队的群体,像一幅素描,无法用黑白彻底定调,会有大量的阴影凸显出结构。作者没有从狭隘的民族和阶级立场去对每一个参与战争的群体做褒贬,而是通过各种刻画,摧毁了大家心中关于英雄主义和革命理想的构建,告诉大家战争中没有赢家,输家的绝望恐惧和悲痛无需言语,赢家也会被利益纠葛和人性沉沦重新刻画,变成他们不认识的人。
交响乐本身流淌的是这样的基调,那么即使是中间出现的小音符,时不时的不协和也很难给整段乐曲带来不同的变化。如果故事没有发生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那么围绕着书中的群像展开的故事,会更像一部乡村爱情。村里的男人女人老少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大部分都是一些琐碎无聊的事情,跟全世界的乡村都毫无差别。但是卷入内战漩涡,就意味着每个人都必须放弃原来的身份,可能今天还是你友善的邻居,明天就因为跟你阵营不同而反目成仇,失去秩序的社群也会面临各种各样失控的混乱。在这个过程中,人性很难经受住考验。于是,接连的悲歌响起。
先谈一下格里高利,我个人不接受任何形式的出轨,所以其实不是很想谈他和阿克西尼亚的爱情,更别说他一直在用各种方式伤害自己的妻子娜塔莉亚,以及在这个过程中还和其他女人牵扯不清。但抛开这些,他是一个多面人。底子温和善良,没有所谓的阶级意识,在各个阵营间来回穿梭,也为最后在乱世中的结局构建出了某种必然性。看到他在战争失去和拥有之间的反复,一度丧失人性,最终看透了一切却不得不一个个告别所爱之人,只能感慨命运无常。
再谈一下小说中的群像。阿克西尼亚也是一个很复杂的人。童年和婚姻的不幸,让她对于孤独有异常的不安。对于爱情,她有超出常人的热烈渴望。我理解她在跟司捷潘的不幸婚姻中爱上了格里高利,但是跟格里高利在一起后又出轨庄园少爷,跟司捷潘复合以后,又对格里高利念念不忘。在我眼里,早期的这些关系还只是一种激情,算不上是真正的爱。最后,她终于看清了自己的心,选择和格里高利一起离开,却没有一个好的结局,只能令人扼腕。
娜塔莉亚是我最心疼的一个人。对格里高利一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