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形容人胖时,常说肥得跟猪一样。但实际上,猪的平均体脂率只有15%,在人体中这种体脂率已经算得上超级模特体型了。
那么,如果连“壮硕”的猪都不算胖,动物真的会不胖吗?阅读《动物为什么吃不胖》这本书,你就能了解答案。
这本书是由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两位营养生态学家大卫·劳本海默和史蒂芬·辛普森共同撰写的。在书中,他们介绍了围绕多个物种的饮食研究,从牛津大学的实验室、南非开普敦到美国亚利桑那州的沙漠,再到喜马拉雅山脉及热带雨林地区的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研究结果,为生物营养问题提供了终极答案。
这些研究从蝗虫开始。当蝗灾来袭时,蝗虫会成群结队的出现,这种现象与它们的营养需求及饮食习惯密切相关。尽管蝗虫飞过种植园,周围植物的数量非常庞大,但如果它们的同伴死亡,它们仍会毫不犹豫地食用同伴的尸体,以获取所需的蛋白质。
因此,我们得出一个结论:在食物种类和数量都足够多的情况下,蝗虫可以调节自身的营养摄取比例,特别是蛋白质的摄取比例。为了保持营养平衡,它们甚至会以自身的同类为食物。
为了维持生存,蝗虫和人类都需要摄取一定量的能量,而这些能量是由三种营养元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以及矿物质和维生素等微量元素提供的。
然而,提供能量的食物是混合物,也就是说,并没有一种单独的食物只含有一种营养元素。例如,米饭和馒头是高碳水食物,但它们仍然含有约10%的蛋白质;牛肉富含蛋白质,但它的一半以上是水,还有脂肪和矿物质等其他成分。
这意味着在摄取营养方面,生物具有很大的选择空间,能够摄取不同排列组合的营养物质,包括高碳水+低蛋白质和低碳水+高蛋白质这两类类型。在蝗虫的实验中,高碳水+低蛋白质的饮食结构会使其身体变得胖,反之则更精瘦。
然而,在有充足且种类适宜的食物的情况下,这些动物会选择吃近乎完美的营养配比,从而保持身体的营养均衡。
研究动物的饮食特征,从而探索人类的饮食规律,并为人类提供更科学的饮食建议是该领域的主要目标之一。
因此,作者还揭示了营养平衡机制在动物界中的广泛存在,通过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