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遇到不好的事情时,人们总是无法克制地想起“如果……”,好像这种重复的可能性有一丝机会能够变成现实,只要有些改变……就像许多其他悲剧一样,露西的故事是完全没有希望挽回的。露西出生于英国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在父母离异后,她和妹妹跟着母亲生活。罪案发生后,人们不禁想到的是“如果”和一切发生的原因。离异的父母是必然会被仔细探讨的,如果没有父母离异,露西的生活或许会更稳定一些,不会经常换男友,不会总是消费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物品,不会无法维持长期的工作(就像她也维持不了长期稳定的关系),不会听了朋友的劝告却没有勇气及时制止自己,最终欠下了一些债,辞去了航空公司稳定体面的工作,和闺蜜去了日本赚快钱,最后却丧生于一个声称会为她买手机的客人……回顾露西短暂的生命,如此之短暂,她才刚满二十二岁……虽然露西在抵达日本后从事的工作没有在朋友第一时间报案时得到足够的重视,但相对于其他类似的案件,露西的英国国籍最终帮助了她,大使馆的介入给了日本警方不小的压力,加上她父亲与媒体的压力,警方最终揪出了那个惯犯……泰德·邦迪和保罗·富兰克林分别是《我身边的恶魔》和《杀手的影子》中蓄意杀人罪的官司重犯。可能是因为读过太多书的原因,我认为露西自身的很多问题并不是她必然遭此大祸的原因。把死因归咎于受害者就像是在给罪犯开脱一样。露西的很多选择固然是错误的,但这不应成为她牺牲生命的理由。罪犯才是错的,也是犯罪的。这一点在这个案子中非常重要。在去年出版的《东京罪恶》中也讲到了露西的案子。如果想快速了解案情,可以先读这本书,《吞噬黑暗的人》则用一整本书尽情展现整个案件,两本书在节奏上的不同最为明显。此外,《吞噬黑暗的人》也会给出更多关于日本风俗业的介绍和分析,各方人士在此案件中的不同想法和说法,直至抓获嫌犯后所开展的漫长辩论……关于这个案子的细节,确实有很多值得读者推敲和思考的内容,这些细节也将逐步揭示露西不为人知的生存法则……这本书中提到的很多东西,在非日本国民看来似乎非常神秘难以理解。尤其是在这片土地上追求与众不同的仪式感,在灰色边缘疯狂探索,同时也设定了许多禁忌。似乎有一双看不见的手在反复锤炼某种疯狂和失控……我最近读完的《日本文化核心》帮助我们理解这种思维模式从萌芽到发展再到现在的样子,也将透过《吞噬黑暗的人》看到同样的思维模式如何在这片土地上再次似是而非,矛盾而合理地支撑着这个亚洲国家的“阴影面”……最后回想起这本书的书名,或许译成《以黑暗为生的人》也很贴切呢……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