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本书名的时候,我一下子想起了五年前一次聚餐中一位妈妈向我请教的问题。
这位妈妈为青春期儿子的行为深感烦恼,妈妈提出的要求,比如抓紧时间做作业、少玩手机等,常常会激怒他,轻则粗暴拒绝,重则甚至拳脚交加。
这位妈妈哀叹到:“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对付这个暴躁的孩子,你能给我一些建议吗?”
我认真地听了她的问题,告诉她可以和孩子建立规则。她摇摇头:“我跟他说了规则,但是他每次都不会遵守。”
我告诉她孩子不遵守规则可能是因为家长不够坚定。她说:“我确实想坚定,但是他的脾气实在太大了,每次发作都很吓人。”
我说如果孩子发狂时,可以通过拥抱的方式来表达爱和边界。她又说:“不行啊,你不知道他力气有多大,我抱不住他。”
我给了一堆建议,徒劳无功。
在《人间游戏》这本书中,这位妈妈正在和我玩YDYB(你为什么不——是的,但是)游戏,在这个心理游戏中,无论我提出什么样的建议,她都可以无穷无尽地反驳下去。那么这位妈妈为什么要玩这个游戏?游戏会给她带来什么样的好处呢?艾瑞克·伯恩在本书中给出了答案。
艾瑞克·伯恩是人际沟通分析学(TA)的创始人,他发现每个人的身上都会表现出三种状态:父母自我状态、成人自我状态、儿童自我状态。
父母自我状态,就是一个人从父母身上习得的品质,继而内化为自己的一部分。
成人自我状态,就是一个人用客观的、不带偏见的方式对情境进行评价。
儿童自我状态,就是一个人在某种情境下和小时候出现一样反应的状态。
艾瑞克·伯恩所定义的“人间游戏”,就是指人与人之间表面的沟通状态与内心隐藏的沟通状态不一致的情景。
比如开头的那个例子,表面看那位妈妈正在用成人自我状态和我的成人自我状况沟通。但实际上,这位妈妈呈现的是一种无法应对情况的儿童自我,而我则化身为睿智的父母,急于用智慧为她“排忧解难”,所以她是在用儿童自我状态和我的父母自我状态沟通。
在我们无意识的“密谋”下,YDYB(你为什么不——是的,但是)这个游戏就进行下去了。
艾瑞克·伯恩说,一般来说,一个人越是苦恼,玩游戏就越是起劲。
为什么呢?因为游戏的基础是隐蔽沟通,必然存在利用的成分。
游戏者通过玩游戏,至少可以获得四个方面的受益:
第一,内部心理获益,就是游戏者如何维护内部心理稳定,比如那位妈妈需要得到一个保证,能够安抚她内在的无助儿童状态。
第二,外部心理获益,就是游戏者如何避免引起焦虑的情景,比如那位妈妈不断地说“但是”,就是避免屈服于外界的建议。
第三,内部社交获益,比如那位妈妈通过提问,获得了父母自我式角色的关照。
第四,外部社交获益,比如那位妈妈通过表现出儿童式的无助,更容易融入到亲子关系问题咨询的圈子中。
艾瑞克·伯恩通过大量研究,整理了七大类36个经典的人间游戏,每个游戏的背后,都有隐藏的好处。但是随着这些扭曲好处的不断延续,一个人的命运也将被逐渐确定,不得不走向无法避免的结局。
要破解游戏有很多方法,最简单地就不“接招”,不按照游戏者的思路“出牌”。
比如当那位妈妈向我征求建议时,我可以说:“这听起来真是一个麻烦的事情啊。”
这样的回应就会这位妈妈无法去接“是的,但是。”
不过不“接招”并不是最佳对策,因为它会激起对方的愤怒,并且会用远离并找寻下一个“游戏目标”所替代。
一旦游戏者沉迷于深度层次游戏之中,就需要有觉察力的高明咨询师进行破解。
当然,并不是所有游戏都一无是处。
艾瑞克·伯恩也列举了一些具有建设性的“好游戏”,比如“假期的工作”“绅士”“乐于助人”等等。
在“绅士”游戏中,男士会抓住每个机会赞美合适的女性,但是不逾越边界,这个行为的目标是相互欣赏而不是勾引,建设性大于内在动机。
但作者也认为,最佳的状态是不玩游戏,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学会觉察(活在当下)、自发(有能力选择)和亲密(真诚地进入关系)。
本书特别有意思的地方在于,作者用了口语化方式命名各种游戏,比如“酒鬼”“法庭”“踢我吧”“看你都让我做了什么”……
不过书中经常使用游戏名称的缩写,比如NIGYSOB、WAHM等增加了阅读的难度,读者可能需要不断地去翻阅附录,才能找到这些缩写究竟代表什么。
总的来说,这是一本非常经典的心理学读物,极大开阔了视野,值得读三遍以上。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