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是好书,五星推荐。翻译总体也很流畅。但是有几处非常影响理解的低级翻译错误,应该扣一星。有几个地方的译文让我理解不了,就去找了原文对照来看,发现是翻译错了。最后一章还有注释标号错误。整理了这些问题。不知道如何才能让出版社看到?翻遍了书的各个位置,都没有找到本书编辑邮箱。只写了一个投稿邮箱和服务热线,难道要打电话讲?
“或者像第三章提到的马来西亚人那样”,英文原文Malagasy是马达加斯加人,第三章讲了马达加斯加人的故事,根本没有马来西亚人的事(怎么会翻译成马来西亚人呢?害我翻回第三章,猛找马来西亚人。)
第二行:“感谢某人,暗指他可能没有以那样的方式做事”英文原句Tothanksomeonesuggeststhatheorshemightnothaveactedthatway用了might+动词的过去分词形式表示虚拟语态,直译是“他/她本可以不这么做”。(虚拟语态是中学语法知识吧?)
倒数第三行:“这并不是说,共产主义融入阶层的倾向是不可避免的(像因纽特人那样的社会,数千年来都成功地把它拒之门外)”英文原句It’snotthatthetendencyforcommunismtoslipintohierarchyisinevitable看前文可以判断出作者的情感态度是赞同共产主义、不喜欢阶层分化;后文提到的因纽特人“把它拒之门外”也正是把阶层分化拒之门外。综上slipinto不应该翻译成“融入”,应该翻译成滑坡——“这并不是说,共产主义将不可避免地滑坡成阶级分化”。原翻译会让读者误以为是“阶层融合了共产主义,变得向共产主义转变”,跟原文意思完全相反了!
第二段中间注释76前面的一句:“一位高贵的勇士和他谦卑的对手被看作本质上不同的两种人”英文client有“(古罗马)贵族庇护下的平民;受赡养者、食客”的意思,OxfordDictionaryofEnglish中client的释义第3条:(inancientRome)aplebeianundertheprotectionofapatrician·archaicadependant;ahanger-on
前文明明也在讲贵族和受抚养人,client翻译成“受抚养人”就行了,为啥要翻译成“对手”呢?
第二段注释84之后那句:“但是如果债务是道德(当然,至少它存在于债主收取的利息中,债主一般没有合法的求助对象可以强迫债户支付债务,或声称债户应当偿还债务)”英文原文Yetifdebtwasmorality—andcertainlyattheveryleastitwasintheinterestofcreditors,whooftenhadlittlelegalrecoursetocompeldebtorstopayup,toinsistthatitwas—
“(债务这种道德)存在于债主收取的利息中”,这翻译,您的脑瓜子能想象出来这说的是什么玩意儿吗?
这句话应该翻译成“但是如果债务是道德(当然,坚称它是道德,至少符合债主的利益,因为债主一般没有多少合法权利可以强迫债户还清债务)”
intheinterestof有“符合……的利益”的意思,来自柯林斯词典(https://www.collinsdictionary.com/zh/dictionary/english/interest)的解释:Ifsomethingisintheinterestsofaparticularpersonorgroup,itwillbenefittheminsomeway.例句:Didthosedirectorsactinthebestinterestsoftheirclub?
作者给出了汉语词典中关于“符”字的解释,编者注说:作者此处所引汉语词典名称不详。
但作者注释里写了的呀!引自Mathews的这本Mathews’Chinese-EnglishDictionary的第283页。
找到这本词典,第283页对“符”的解释确实就是本书作者引用的原文。我们中文母语者读起来觉得很奇怪,是因为下面这些释义解释的是“符”组成的词语的意思,不是“符”作为语素的含义。如果译者翻译时能看到这份词典原文,应该能译得更好。
P390第一段末尾“生产力和工资的联系被切断,生产率持续增长,但工资陷入了停滞甚至萎缩状态:”这个位置漏了一个注释序号28,直接导致后面正文的标号跟注释页对应的注释序号全都错了一位:
正文标号28的,对应注释页29号的注释;
正文标号29的,对应注释页30号的注释;
……一直到
正文标号41的,对应注释页42号的注释。
正文和注释的序号没有统一:正文中的标号是1-3,注释页对应的序号是43-45
这本书读完之后会改变认识世界的方式。非常感谢翻译、引进。
读完《毫无意义的工作》,特别是最后三章,我感觉大卫格雷伯是具有颠覆性的“非主流”视角的人,读他就觉得也许资本主义真的有另一条出路,可以在绝望中燃起一线希望。我就想找作者其他的著作来看。这本《债:5000年债务史》,跟《毫无意义的工作》一样展示了被主流经济模型忽略的另一面,非常的“格雷伯”,是格雷伯思维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毫无意义的工作》最近那么火,这本书不知道能不能被带着火起来。虽然将近55万字不是那么容易坚持读下去,但真的是本非常值得付出阅读努力的书。
翻译总体来说还是很流畅的。如果读英文,阅读速度会很慢,更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可能读完。幸好有中文版。虽然有几处挺影响理解的翻译错误,让我怀疑真的有做校对吗……我只是在我理解不了译文的时候,才去找原文看,也没有一直对照看,肯定还有一些我没注意到的问题。但愿这本书如果再版,可以好好做一下译文校对吧。
说起图书翻译,我一点都不了解,所以有一点好奇:交上来的译稿会让另一个人对照原文做校对吗?有些翻译错误,说直白点儿就是“狗屁不通”,让人读完句子根本不知道在讲什么,对照原文一看就能发现问题呀。为什么工作人员读完句子,没有感到不对劲呢,难道是觉得经济学读物原本就应该让人这么迷惑不解吗?我还在别处见过几乎没有一句话翻译对劲的书,而本书至少总体上是流畅可读的。只是出这些问题,会让人感觉翻译/校对/编辑怎么会发现不了呢?对待这本书的态度好不认真呀。我很好奇出版图书的翻译质量一般怎么保证呢?为什么会出版译文让人无法理解的书呢?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