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惶然录》
《内心的交响》:迷恋于自己内心世界中不同思想的相互冲突和融合。看似不和谐的事物其实只是因为我们的观察视角不同。从高维度上来看,冲突其实是一种和谐。
《生活之奴》:生活并不单调,只是我们的内心单调。这是一种为了简化思考而不自觉地把类似事物“合并同类项”的天性所致。我们需要认识到这种天性,意识到自己所处的环境,才有可能改变它。
《一个人是群体》:与《内心的交响》类似,传递的是同样的理念。群体是由个体组成的,而一个人也是由不同的个体组成的。没有一个人是真正自洽的,只是视角不同,内在的矛盾统一被不同的“个体”所凸显。给人贴标签,对人做出总结性评价,与对国家、组织等群体做出总结性评价,都是把同类事物合并的结果。这只是为了节省内存的行为,是一种迷。
《黄昏》:在P27的《生活之奴》中,作者认为我们是外部环境的奴隶,周围的一切都会渗入我们的内心。我们仿佛就是一个空杯子,被什么填满就变成什么样。一旦我们被填满,就会变得麻木、滞涩,失去了空余的空间。逃离这个现实的空杯子,以及满溢得再也装不下的杯子,哪一个更可悲都很难说。唯一的解决方法是定期清空自己。《单调产生的快乐》也传递了同样的意义,一个把自己倒空的人,拥有无限的可能,是一切开始的原点(这总会让我想起编程哲学和《道德经》)。《童心不再》也是如此,现实的无聊已经渗入了我们的血液,与童年时代的感受必然不同。《去教堂》中,我希望能对他人说出最好的祝福是:愿你的心再次披上儿童般的丝绒衬衫,前行。
《亦同亦异》:我渴望成为自己的同类,也渴望成为自己的异类。这是最贪婪的渴望,因为我对人类这个杯子的容量进化持悲观态度。一个500毫升的杯子升级到550毫升已经是天才。唯一的办法是总是追求满溢状态的杯子,但所盛放的汁水总在变化。世界是一个多角立体物,我们的内存有限无法全部领悟,唯一的方法是在这些角落之间跳跃。
《抵达生活的旅行者》:全篇的文字都让我不由自主地深思。当我们放下自己去观察世界时,我们的自我只是一块幕布,用来投射现实物件。这种状态是无意识的,短暂的。但人是自恋的,无法忍受自己的幕布状态。当自我思想和情绪的薄雾升起时,我们会给看到的一切赋予人为的意义,从此与初见不同。雾散了,但却进入了作者的内心。全篇雾的意象非常精妙。
《生活是伟大的失眠》:将睡未睡时意识的残影比喻为折磨人的幽灵,无法陷入昏暗也无法看清真相,正如生活。这个比喻太伟大了。《彷徨》、《倾听》、《运动是沉睡的形式》等几篇文章都与半睡半醒的状态有关。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