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
隐喻建构行为→隐喻具有系统性(彼概念的范畴)→具体环境,部分建构→方位隐喻(经验基础)→概念方向性(文化价值观差异)本体隐喻(非自然概念实体化→物质\拟人)
隐喻:帮助理解 转喻:指代作用,也帮助理解 隐喻间互相连贯而非互相一致
边缘隐喻:比喻性\孤立的、不系统概念形成→经验积累→经验类型→经验概念化结构隐喻→文化基础直接操控的原型→“因果关系”的概念→隐喻延伸出广泛概念(经验)结构化经验→经验分类→概念与经历相符→次范畴化与隐喻→概念构建的隐喻性→多维构建的连贯性→单一概念内部的连贯性→单一概念两个方面之间的连贯性(共通点)
隐喻定义自然经验,隐喻具有互动属性,开放式范畴化,隐喻空间化使语言形式被赋予内容(句法不独立于意义)隐喻赋予新意义,改变行动。隐喻创造相似性。隐喻:经验主义阐释真理(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具有局限)。神经理论,设定与合成,应用。
读后感:
语言学巨著(我单方面宣布),简明清晰易懂,第一次看一本科普书如此愉快,真的没有大学把这本书当教材吗唯一的不适就是我在写毕业论文的时候看别人写的论文…我感觉后面几章就是在说他们论题的文献综述和理论意义,一整个ptsd…后面有点上升到哲学层次了,再次疑问我是我吗还是我的经验生活在经验里思想其实被社会文化塑造,又反过来使它们更坚固。换个角度看世界也许一切都不一样,对客观和自我都要保持警惕,有点子走向怀疑主义了,自我思辨真的痛苦…大概我们都是在偏见和自我否定里随意选一座南墙。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