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在一条宏大的时间线上,以一位永生的诗人为主角,以诗人跨越百万年时空的游历为主线,为我们描绘了一段段梦境般的故事,借由对语言和写作的哲学探讨,延伸出对待世界、人生、人性、信仰等多种价值载体的复杂态度和多元观点。 本书在这几个篇章里主要介绍了语言的源起,以及早期文学创作的主题:神与英雄。 诗人的流浪起源于孤独。在【源始】中,诗人的伴侣在灾难中失散了,诗人开始了流浪。他领会到这流浪背后的因果。“孤独就是一切:作为一个理由,不是不够,而是太多了。” 语言的诞生也伴随着孤独。在【语言】中,诗人因准确吐出第一个音节“唵”,而被人们崇拜为先知。诗人本想以他的见闻充盈他们的头脑,却先给他们注入了他的孤独——那种随同世界的辽阔与丰富一同增殖的孤独。而诗人也有了第一个名字“唵”。 在【巨人】中,诗人有了第二个名字“荷西”。意指“荷马时期”,荷马时代又被称为英雄的时代,是氏族社会末期,希腊神话的形成期。而巨人的故事就是诗人写下的第一个故事。诗人在街头巷尾给不同的人群反复讲同样的巨人故事。这时他理解自己作为诗人的职责:“在美和丑之外,设计一种新的尺度。” 而在【英雄】中诗人荷犀开始书写英雄的故事,他曾对英雄说道:“我是一个诗人,史诗里可不能没有英雄,我需要你的故事。”巨人和英雄本身就代表着孤独。 第二阶段:预言、桃源、误读、远航 本书在这几个篇章里探讨了诗歌与名利、诗人与皇权、才华与真诚的碰撞和妥协。 在【预言】中,诗人来到了帝国(李唐时期),获得了第三个名字“李杜”。在帝国,诗人走家串巷,他的创作也迎来了变化。“他感到自己正处在一种美妙的更迭状态中:被冻结成块的思想渐渐融化,重新开始奔流,从冬眠中苏醒的文字在欢快地游动,闪闪发光的词语不时从其中跃出。”在帝国,李杜收获了名利和美色,但此时他却形容:“才华是一副美丽的重担,诗歌是一种高雅的疾病。” 【桃源】中李杜闯入乌有乡的经历为我们呈现了一个不同于以往认知的世外桃源。他形容桃源的时间逻辑是辛福,但却要逃离幸福,因为人自然会畏惧自己不理解的东西,他无法理解幸福。他认为桃源的辛福是一种平和的无政府主义,桃源的人并没有摆脱统治者,只是忘记了统治者。 在【误读】中,诗人领悟到诗歌在皇权逼迫下的解读令诗意荡然无存的无奈。而诗人最终也被迫逃亡。在逃亡中,诗人目睹了朋友、仆人、情人的先后离世,最终又归于孤独。“死亡是渺小的人类无福消受的,一旦死去就再也不能醒来。” 【远航】中海神的篇章探讨了写作中才华与真诚的矛盾,是一种自我分界线上的挣扎。海神说亿万年来他都写不出一句平淡的句子,才华总强迫他表演一种不属于他的高明。而诗人也因为塞壬和海神的离去,暂时终结了说和写。 【爱欲】中诗人有了第四个名字“歌丁”。这个篇章探讨了知识和信息的混杂状态。我们的世界已经是似是而非,模凌两可了,因为我们任由各种病毒般不断增殖、虚假的知识包围并且泥足深陷。这大概影射了我们当下这个知识泛滥的时代。信仰,只有在你走投无路的时候才会向你招手。诗人说我只能通过隐喻认识神。神的仆人说神宁愿你通过爱来认识它。 在【信仰】中,诗人说出了他求真的结论:“神就是语言,语言之外没有神。而诗人也因此被流放了,从此失去了名字。” 在【自由】、【流放】、【祛魅】和【终结】中,诗人终于迎来了“自我”和“自由”的两种不同命运归宿。诗人历经百万年的沧桑,选择了自我与原谅,没有缅怀,没有悲哀。也终于破除永生的诅咒,走到了时间的尽头。而诗人的影子,一直追逐自由,深陷在想要取代诗人的执念之中。最后,他终于替代了诗人,但却无法忘记诗人,重新开始书写诗人的故事,陷入了一个新的时间循环。全书读完,我久久地沉浸在一种巨大的情感力量中。用书中我很喜欢的一句话作为结束。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