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理应处于热恋期的情侣,踏上拜访男方父母家的旅程。但是当车门才合闭上的一瞬间,女主就开始盘算着:“我想结束这一切。”看似是两个普通男女之间发生的寻常恋爱故事,却在一系列的怪异事件与神秘感应之下而逐渐变得扑朔迷离,最终发展成了一部希区柯克式的剧本。
A.无法摆脱的不安
故事就这样在读者的好奇与疑惑中铺陈展开,随着两位主要人物的画像也在初期的路途中慢慢地清晰起来,一众怪异与吊诡的事情也接踵而至,让我们发现事情远非“见家长”那样简单。二人明明彼此之间已经建立起了灵魂上的“连接”,却在冥冥之中感受到了如神谕般真切又不可忤逆的悲惨结局;明明是两个个性鲜明的灵魂在交流,其数个来回的对话都像是一个精神分裂之人发病时的左右互搏;处处飘散着死亡气味的农场,让男主这个当今社会中平凡一员看起来更像是脱胎于邪教家庭的怪胎。气氛渐渐开始让人不安。
不过这种氛却一直被压制着,好似一个礼貌的孩子用理智始终保持着让人舒适的边界感。故事始终都未突破从开始就建立起的情感系叙事风格,很好地保持了均匀统一的节奏。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因为屡屡出现的“脱线”而产生的惶惑或卡顿,转瞬间就被新的话题所驱散,不断把注意力转移到新出现的情节当中。作者宛如一个情场老手一般,通过强大的心理暗示与情绪控制技巧,深度掌控者与读者的关系,让阅读进程不停地延续着。而我们就像是在影院内聚精会神的观众,不会因为其他观众的一个喷嚏而打断观影过程,其视角始终固定在主线剧情中。怪异的氛围感不断地被制造着,却又不断地被驱散着。
然而,那个惯穿始终的“不安”再怎么驱散,也只不过是试图用手掌挥去漫天的浓雾。它在人不知不觉中凝聚为一团黑沉沉的阴影,紧紧地追随并笼罩在出行在外却忘记带伞的旅人头上。就像身处高三那一年的任何一个假期一样,再怎么欢愉放纵,也总会因为高考的存在而无法尽兴地畅快。而故事的基调,就像这个阴影一般,随着终点的逼近不断地扩大,渐渐让人感到明显的不适,乃至最后的窒息。
图穷匕见,确证无疑的悲惨收场之后,伤感像一瓶被摔得稀碎的墨水,飞溅的到处都是。只有在“如何度过一生才是有意义的”这种终极问题上,才能为故事结局套上一件稍稍体面的,开放式的外衣。
B.无法逃脱的孤独
这并不是一部让人感到轻松的休闲读物,压抑且涣散。成功塑造出的不安氛围,却让本书的惊悚属性变成了让相关爱好者诟病乏味的理由。而不断出现的哲学探索也没有统一的主旨约束,以汇聚为强大的精神震撼。相反,正如腰封营销文案所述,这个故事展现了生活本质中那冷酷的一面。无论读者如何热衷于收集蛛丝马迹,去探求书中那波云诡谲般的人物关系,更无论查理考夫曼如何夹带私货,将本书改编为一部天马行空的纯真幻想,这个故事始终都在传达着一种关于生命的无解且绝望的困境:人生,寂寞如斯。
“一个人要如何不在他人的帮助下证明自己是最厉害的接吻者?”“你如何证明我不是全世界最聪明的人?”“我们不过是仰赖象征来赋予意义。”“我们相信某些帮助我们理解人生的建构物。不只是去理解,而是当成一种提供安慰的手段。”
这些个或有趣或沉闷、或激情或冰冷的思想实验或深奥这些,始终流露出一种对人际关系的悲观见解和生命意义的虚无倾向。意义的缺失、生存的焦虑和爱情观的扭曲,带来的人际关系紊乱让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社群时代,人际关系到底有多重要或人际关系到底是否是必要的成了人类生存的重要危机。哪些关系是作为一个正常人所必须保有的?孤僻与不合群是否是失败的标志?减少甚至去除那些内耗性社交活动就是懒惰或不近人情的表现吗?谁来给当今社会各个阶层各个行业各个场合中的每个人定义一个社交行为标准?
存在主义在当下的时代到底还有多大的市场?我们的社会是在萨特之前还是在萨特之后?我们在确证他人是否就是地狱之前,有没有可能我们终其一生连地狱之门的门栓都没有真正的叩响过?正如最后那学校里无尽的躲藏与追捕,和那个永远都没进去的高校联谊舞会大厅。
如果人生充满了不得不建立的,同形形色色的人物或物件的关系,而这些关系又无法彻底由自己掌控、主宰,从而满足自身对这份关系的情感需求,最终只能落得不欢而散狼狈退出。那么你是不是想要结束这一切,结束这荒唐又痛苦的一生,将那个同外界交流的门扉,永远的关闭起来。
孤独感就是我们这些碳基生物从到来至离开的主旋律之一。就算这种感觉可以明确量化,这个坐标轴的正无穷大处仍然也会写着孤独。
PS:五星是因为我太喜欢电影了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