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聊聊《我们为何无聊》这本书。 无聊是一种心理上的不适。当我们想要去做能让自己倾注心力的活动,但却无法去做时,就会感到无聊。 是否感到无聊和自发地倾注心力有关。比如,在读书时我们领会了文字的妙处,或者通过自己的思考解开了一道数学难题,此时我们的内心就不会感到无聊。相反,当我们被强迫不得不在一件事上倾注心力时,比如刷题和加班,我们就会感觉到不折不扣的痛苦。 同时,是否感到无聊也和自己的认知能力有关系。如果要做的事和自己的认知能力相差太大,人就会感到无聊。举例来说,如果要试着在接下来的半小时里记住数字3,这个任务太简单了,以至于你还有大量认知能力根本用不到,你很有可能就会感到无聊。相反,如果让我们在半小时内证明哥德巴赫猜想,我们同样会感到无聊,因为以我们的认知能力根本做不到。 当我们感到无聊时,时间会变得漫长。快乐的时间总是过得特别快,因为快乐的时候我们不会感到无聊。同时,当我们感到无聊时,会很难以集中注意力。这种无聊也会让手上做的任何事都变得没有意义。 这是因为那些我们不想做或者不符合我们认知水平的事,在我们内心深处是没有价值的。同时,当我们感到无聊时,我们会变得无精打采和焦躁不安的结合体。每次想到一件事,你就会告诉自己:“还是算了,不值得。” 当我们身边的人感到无聊时,我们会劝他振作起来,甚至给他提供一些我们觉得可行的选项。可这些人会告诉你,他们当然知道有很多事等着他们倾注心力。 无聊至少在两个方面向我们发出信号。首先,它告诉我们正在做的事已经不再吸引人了,它提醒我们,也许有不同的更好的目标值得我们奋斗。其次,在更深的层面,无聊告诉我们,我们正在浪费自己的才能,我们没有发挥自己的主动性,没有表现和发展自己。 所以,当我们无聊时,我们收到的信息并不仅仅是要我们尽快摆脱这种不适感,更是要我们找到一个与世界连接的更好的方式。我们必须要找到自己生活的意义。当我们感到生活有意义和目的时,投身于这个世界的怀抱,完成目标和任务就变得水到渠成。相反,如果我们的生活缺乏意义和目的,我们行动的意愿就会开始消退,让我们感到无聊。 我们还需要学会过滤信息。有价值的创造需要综合不同渠道的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然而获取信息往往是个被动接受的过程。在互联网时代,当我们被无数信息轰炸的时候,我们可能就会对收到的信息仅仅采取浅层处理的方式。这并不能解决我们真正的无聊问题。 我们渴望做一些能够最大限度发挥自我才能和天赋的事情。无论是兴奋、愉悦、兴趣、好奇,甚至是放松,当我们身处到这些心流感觉时,我们的心灵被填满了,我们想要继续做正在做的事情,我们满意地投身于这个世界中。 关键是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我们应该寻找能够明确而不是模糊你志向的活动,追求能够实现你的价值的目标,为了完成某事本身而做这件事,而不是为了逃避其他事。投身于能让你沉浸在心流体验中的行动,用行动来不断提升你的能力。无聊的存在正是在提醒我们这些问题。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