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光是食材、食具和食制的讲究,就可以罗列出一大堆。《至味中国:饮食文化记忆》这本书,收录了关于饮食的各种知识,从古至今,从食材到文化内涵,无一不在其中。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食物是饮食文化的地基。关于这点,《至味中国》从三个层面进行了叙述。
首先是人食与神食、天子与农夫之食的区分。古人喜欢祭祀,认为“神嗜饮食,使君寿考”,当人们恭敬地将食物分享给神灵时,就会得到他的庇佑,多福且长寿。同时,天子的饮食与老百姓是不一样的,细分为饭、饮、膳、馐、珍、酱,涉及到了美食制作的方方面面,以肉食为主。而对于平民来说,能吃饱就心满意足了,平时吃的都是蔬果野菜。
另外,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域盛产不同的食材,也就产生了不同的饮食习惯。中国原本只有大米和小米,小麦汉化后,中国人才开始吃用面粉做成的面条、馒头、包子、饼等。玉米、甘薯、花生、辣椒也都是食材里的“外来物”,如今都是我们餐桌上的常见食材。
此外,中国有独特的岁时饮食文化,也就是在什么样的节气,食用什么样的食材。比如,冬至馄饨夏至面、头伏饽饽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时令与特定饮食的结合,是华人骨血中留存的浪漫。
筷子是中华饮食文化的一部分,在古代,筷子被称为“箸”,读四声zhu,主要用来把汤里的菜夹出来。因此,古代的筷子都很细,不需要承重。到了明清时,筷子有了吉祥的寓意,一些人会在上面写上祝福的话语。
在敦煌壁画《宴饮图》中,画有青年男女对饮的场面,每个人的面前都横放着勺子和筷子。在古代,筷子是专门用来夹菜的,只能横放在桌子上,不能横放在碗上,这与现代人的习惯多有不同。
中国人自古喜欢一同进食,共享一盘子里的食物,这多少有些不卫生。其实,这种共享一盘菜的饮食模式,也就是会食制,只出现了1000多年,在更久远的时候,人们实行的是分餐制,这在《史记》和《陈书》中都能找到证明。会食制大致出现在唐代,随着高桌大椅的出现产生的。
探索饮食文化,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至味中国》这本书,将中国的饮食文化娓娓道来,有读起来有穿越古今的奇妙感觉。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