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写作目的不在于对这些经典著作进行点评,这种文学评论应该留给伟大的文学和思想家们来完成。毕竟这不是一位纽约客专栏作家应该做的事情。本书的写作目的是重现作者在48岁时的一段不平凡的阅读经历。作者重新阅读这些经典书籍,而且是在哥伦比亚大学的校园里,与十几岁的学生一起上课,甚至经历了考试。更重要的是,作者非常仔细地记录了每一堂课的过程,并不只是从老师那里吸取听课笔记,更多的是通过学生们的应对来收获。
涉及最多的话题是来自世界各族裔的人群对于西方经典读物的阅读体验的反馈。这类话题也只有在国际化程度如此之高的学校里才有机会被探讨。阅读经典文学本来就是一件多么枯燥的事情,如果再陷入文学评论的专业领域,会让一本书显得更加枯燥。然而,作者确实写出了矛盾冲突,虽然仍然毫无趣味科研,但有点儿校园纪实文学的意味。矛盾的焦点并不在书中的人物,而在于读者,这些坐在课堂里的学生,包括作者自己。为何也是自我独白。如何在有两个孩子的喧闹的家中进行沉浸式的阅读,那种每个小时只能处理8页内容的窘境,是每个读书人都会经历的。因为作者面对的是全世界最难的文本——黑格尔和康德的著作。或许无关乎文本的内容,阅读过程本身也是一项艰苦的修行。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