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竟然三十多岁了才开始对这本书产生兴趣并开始阅读。我感兴趣的初衷,大概是最近想对“孤独”进行更深入的自我探讨。虽然时间点有些晚了,但我很庆幸。因为当我太年轻的时候读书,虽然感受到故事中的情感波动,但随着故事的结束,这些情感也就结束了。经过了一些阅历、挣扎与体会,刚读前两章便不禁感叹,原来故事真的就是人生!
“太阳底下无新事”,这句话在我刚开始阅读时就在我的脑海中打转,贯穿始终。这部1967年出版的作品,在家族百年的群像故事中,每个人都经历了至少三五种孤独,错综复杂的人物网络加在一起,便是几百种孤独。不敢说它是否真正地描绘了孤独的全部,但凡人能够理解的那些情绪,几乎都能在这部作品中找到共鸣。从爱情、亲情、友情、自我,到战争、发展、文明,这部作品就像一个孤独的集市,陈列摆放了几乎所有的失落与挣扎。
对我来说,最重要的不是寻找共鸣,而是发现,在2020年代,我反复咀嚼的那些微小的情绪,那些无法解析因此变成绝望的境遇,早在很久以前,就被人作为故事中一个或两个小小的点,纳入到这部作品中。对于一个感到孤独的人来说,这无疑是一种巨大的安慰:你看,你的孤独才不是新鲜事。换句即今流行的网络语,就是“放宽视野,拓展格局”。格局未必能解决我们内心的困惑,但把自己放小一点,对于情绪疗愈的效果很棒。
其实,也不必坚持抵制孤独。我曾经想与孤独进行战斗,试图打破这种注定的僵局,试图用魔法证明孤独也可以不是我们的命运,证明自己也可以不孤独。但最终,我陷入了天大的孤独——真正地放弃了抵抗,让孤独成为头顶的天,接受它永远存在。但此时,当我读完这本书,重新回想其中的人物故事时,我开始想,不论拥有怎样的人生,不论如何回顾曾经做过的所有决定,我们都无法逃避孤独。所谓“殊途同归”,所谓“世界一统”。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