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十大慢性疾病之一,近十余年来的研究发现,肥胖会诱发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包括糖尿病、高血压、缺血性心脏病、睡眠呼吸问题、肝癌、肾癌、乳腺癌等癌症……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现代社会的物质太丰富。每天人们都可以摄入大量的美食和不健康食物。比如,高热量的食物摄入比曾经明显增高,过量;很多油炸类食品、富含反式脂肪酸的食物越来越多的走进来人们的餐桌,于此同时蔬菜和水果等新鲜食物的就显得不再那么可口,摄入量慢慢减少。
正因为饮食习惯的改变,不健康食物的增加,都明显地促进了以心脑血管病和糖尿病为代表的慢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从20世纪初到现在,人类的基因并没有太大的改变,说明后天生活习惯和饮食对于身体健康的影响非常大。而为什么自然界的野生动物很少有过于肥胖的现象呢?为什么动物会精确选出最能促进自身健康的营养物质,而人类这么精密复杂的生物却陷入了肥胖、代谢疾病等健康困境之中?我们人类能够从中学习到什么呢?
《动物为什么吃不胖》的营养生态学家大卫·劳本海默和史蒂芬·辛普森以引人入胜的文字,带领读者踏上了一场丰富多彩的探索之旅,从牛津大学的实验室、南非开普敦到美国亚利桑那州的沙漠,再去往喜马拉雅山脉以及热带雨林的加里曼丹岛,通过一个又一个扣人心弦的动物进食故事,寻找到了生物营养问题的终极答案。在揭示当今人类陷入营养困境真正缘由的同时,也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营养建议。
我们的饮食为什么会失衡?
我们所处的现代环境里,食物是一种商品。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食物,我们可以选择买不买书、购买私家车或乘坐公共交通,租房还是买房,但在吃饭这件事情上,我们别无选择。
不过,食品生产商也不是高枕无忧的,他们面临着经济上的巨大挑战,如何提升市场份额?让更多的人购买,让已经买过的客户再多买一件,或者让客户频繁的换购。那么就要通过大量的宣传,让人们认为吃加工食品是理所当然的。
其中一种策略就是提高食品的附加值,才能赚到更多的钱。价格低廉的原材料经过加工,再和其他配料混合,生产出更多的混合物,最终的售价已经远远高于原材料。
同样重要的还有另一个策略,那就是确保自己公司生产的食品胜过其他公司提供的替代品。例如在食品中添加化学物质的混合物来提升色泽、口感、味道、香气、保质期长度等等。这些混合物还含有便宜的脂肪、碳水化合物和盐,加工食品所含有的高脂肪和高碳水化合物,不仅让这些混合物更好吃,还可以代替昂贵的蛋白质,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
由于用大量廉价的过度加工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稀释了食物中蛋白质的含量。导致我们的食物受到影响,进而失衡,而这种失衡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各种慢性疾病蔓延——肥胖、糖尿病和心脏病。
如何像野生动物一样想吃就吃?
在长寿与成长的路径上,我们人类与酵母、蠕虫、苍蝇、老鼠和猴子的基本分子生物机制别无二致。动物们出于本能的需求在搭配饮食时会考虑营养均衡。
因此,营养学家在经过多次试验有了重要发现--从黏菌、狒狒、蝗虫、同类相食的蟋蟀、果蝇、老鼠、猫、狗和灵长类动物身上,我们获得了宝贵的经验。这些动物都是同一趟奇妙的进化旅程的一部分,我们人类也身处其中。我们需要找回身体所需要的营养,与自己的生理机制合作。
第一,你要学会通过书中的三个步骤估算你的蛋白质需求目标值。根据年龄、性别和运动强度测算每天的卡路里需求。计算总能量中的蛋白质应该占据多少。然后将计算出的数值除以4,得到你每天应该摄入的蛋白质克数。
第二,避免食用过度加工食品,让这些食品远离你的房子。比如带有香精、增味剂、色素、乳化剂、增稠剂、高果糖玉米糖精等成分的食品。
第三,从各种动物和植物来源中选择高品质的食品,以满足你的蛋白质需求目标值,同时确保氨基酸比例平衡,这能有效的满足你的蛋白质需求。如果你是素食主义者,你就需要更努力进食多种多样的食物,因为单一的植物蛋白质在氨基酸的比例上不如许多动物来源的蛋白质平衡。
第四,多增加饮食中的健康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来减少我们对营养补剂的需求。比如多吃绿叶蔬菜,新鲜豆类、水果等等。
第五,不要沉迷于计算卡路里,只要采取正确的饮食方法,你的蛋白质需求就会帮你控制好总热量,满足身体对营养素的需求。
第六,在食物中添加糖和盐的时候要注意控制,尽量选择添加健康的脂肪,例如特级的初榨橄榄油。
随着上述步骤的逐步调整,达到了该吃饭的时候就觉得饿,饭后和两餐之间觉得满足。还要注意晚上不要进食,还要控制零食的摄入,最重要的是要好好睡觉,养成运动的习惯。
《动物为什么吃不胖》入选英国《新科学人》杂志年度最佳科普图书,通过本书,你可以了解自己的蛋白质需求,量身打造一个饮食计划,聪明地平衡美味与健康。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