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进步,人们模仿拍照的手势再也不是按动快门,而是点击手机屏幕。三大件更是退出历史舞台,正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想说好一种从未提及的新概念,最好是创造新词来形容它。七十多岁的上野千鹤子是社会学家,用了3年半完成本书的连载。这种写作方式,导致每个章节都独立存在,并且各具魅力。本次的增订版添加了8年间的新思考,也验证了“厌女”概念的延续性与普遍性。书中提及的“厌女”概念由来已久,过去的人们享受到对女性压迫带来的快感,忽略了阶级带来的优势。总以为自己魅力出众,了解女性所需,殊不知是庞大的社会压力强制对方放弃利益。这也延伸出一种概念,那就是幼年的孩子是某种资源,可以作为财富的继承者,也能成为权利的交易品。悬殊的地位差距导致女性的盲目顺从,所以能认清症结所在的唯有女性本身。为了证实猜想,作者先从文字部分探索,发觉到唯有创造新词才能正确表达心中所想。又从诸多男性作品中提取需要的信息,验证文字在这些作品中的含义。最后用女性视角代入其中,为我们解答“厌女”概念在书中是如何呈现的,整套分析下来,可以得知借由文字传播的“厌女”思想,由来已久。同样的,本书也有局限性,因为采样的数据多是日本本国,对于其它国家的实际意义不太准确。正如作者坦言,中日韩三国,只有日本人渴望后代是女儿,因为作为优质商品的女儿,远比儿媳有很高的性价比与可控性,这种纯粹的理性分析有些丧失人情味。随着现代社会的信息互动,更多资料被作者收集,更多女性对“厌女”的困惑也在书中得到解答。十多年的经历让本次的增订版更加符合当下人的理解,正如作者说的,电脑已将创造的新词记录其中,相信更多人理解“厌女”这个概念也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