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论语》的印象最多的是课本里学习的20条。通过温故而知新,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道理。在众多经典中,《论语》是四书五经之首,一直以来都是各个时代的学习范本。虽然有人对《论语》持褒贬不一的观点,但这并不影响其在传播中的重要性。
在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刘广安的《论语重读》中,我看到了普通人理解不到的《论语》。在这本书的后几页,刘教授整理了有关《论语》的书籍名单,并在阅读过不下百本的相关书籍以及多种辞典解释的基础上,将自己的理解融合、分析、展示。这种执着令我感到非常敬佩。
在此之前,我读过几个版本的《论语》。多数版本都是按原本的排序,翻译,再加上作者的解析,一些易懂的版本会加上字词的注释。但对于普通人来说,这些版本读起来虽然能够了解字面意思,但对于其深奥的内涵却还是不太能够理解。
有时候,我就在想,这本流传几千年的经典之作,为何我读完之后没有多大感觉?
阅读了刘教授的《论语重读》之后,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自己读不懂。刘教授将《论语》分为仁、孝、德、礼、君子等五个方面综合阐述,并以这些观点为章节,把所有的观点分为一类,再进行分析总结。在每个章节中,作者都会先举出原文,然后进行翻译和解读。每个章节篇首还会有总结概要,让读者了解大致内容,再进行详细阅读,更有助于掌握文章含义。
比如在阐述仁的章节中,作者的解读是孔子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阐发了仁的意义。在仁的基础上,孔子建立了内涵丰富的德治思想体系。作者从四个层面阐述了仁的标准,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孔子仁的意义。
接下来是孝的章节,这是我们都有体会的内容。《孔雀东南飞》等作品中所描绘的愚孝只是误解了孝的真正含义。真正意义上的孝应该是尊重,子女对父母的尊重,还有父母对子女的尊重。孔子的仁孝,都是基于社会大同的美好愿望之上。
在原始社会,最初人们只需要有食物就行。慢慢演变,为了抢夺地盘和食物,人们开始了战争。这是因为人类有了思想,一种动物的本能,为了更好的生存,肯定会有抢夺和私欲。战争会带来无辜生命的牺牲,因此思想家应运而生,提出天下大同的思想。他们认为人们应该有社会道德观念,即所谓的伦理道德。有了这些社会制度的规范,才能规避一些残忍的事情发生,同时也让人们敬畏之心,对社会有一定的约束能力。
看似简单的道理,例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很容易被人们忽视。但与时俱进,常读常新,孔子的《论语》仍然是社会的伦理道德标准,是生活方向的指南针,是流传千年的哲学。这本经典之作至今仍有学习意义,值得多读、常读。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