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很厚,内容很多。说到自私,会有很多画面感,一些可能行为不良的人类……但书的视角一下子就拉伸到动物世界。
人是动物世界进化的顶层。所以叫基因嘛。世间生物能经历千百年的发展,能生存下来才是一切的基础。生存的前提是繁育。群体的延续是结果。一个一个的个体才构成群体。
也许真的足够自私,个体才能生存下来,而不仅仅是传统理解的弱肉强食,这个“强”包括身体强壮+自私的本性足够强大。养育后代天生需要大量的投入。
养育雏鸟是一件代价高昂的事情。䧳鸟在孕育蛋的过程中,必须投入大量的食物和精力,为了保存生下的蛋,她需要付出大量的劳动去筑巢。雏鸟出壳后,䧳鸟还要累死累活的为他们寻找食物,几乎得不到喘息的空间。哺乳动物与我们人类进行的方式稍有不同,但繁殖其基本概念是相同的。如果母亲将有限的食物和精力资源分给太多的子女,结果能够养育成人的子女反而会更少,倒不如一开始就谨慎,不要贪多。作为母亲必须在生育和抚养之间进行合理的平衡。每个雌性成年个体或一对配偶,所能搜集到的食物和资源的总量,是决定他们能够抚养多少子女的限制性因素。是啊。决定养育后代,先要看看自己拥有和可调用的资源有多少能不能让你的子女得到更好的发展,更健康的成长。
在大自然中,几乎所有的雄性个体,多少都有点不老实,他们的基因程序编制就是会使他们利用机会去占配配偶的便宜,在交配之后逃之夭夭。因为它已经完成了交配的使命。而对于雌性来说,交配之后受精的卵子,天生就已经存在于她的体内,孕育直至分娩是推卸不了的义务。做父亲的有充裕的时间不辞而别,去选择其他的䧳性继续繁衍。听起来很残酷,但事实就是这样。
唯一的例外,是鱼。它们只是把性细胞射到水里,受精在广阔的水域里进行。而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无法进行这种体外受精,因为性细胞脱离了主体就容易干燥致死。雌性个体湿润的内部,就成为了强加在雌性自己身上的“无情的约束”。雄性个体总是有机会先决定遗弃配偶,从而迫使雌性作出抉择,要么抛弃新生幼儿让他死去,要么把他带在身边并抚养。在陆地上的动物中,照料后代的大多数就是母亲。没有擦亮眼睛,或者盲目交配的雌性一旦被抛弃,就不得不牺牲个体,献身于繁育后代的繁重劳动中,为群体基因的延续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想起大概15年前的,在我脑子里记得的社会舆论导向。对坐在宝马里哭,和坐在自行车后座上笑,这两种价值观和人生选择的讨论。对前者是鄙视还是对后者的推崇。
现在想想后者竟然是:被蒙蔽却不自知的愚蠢。」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