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心情总是与遗憾、不解、甚至恐惧有关。当我刷到有关那场灾难的新闻时,也只是匆匆划过。那时候,我正在乏味到痛苦的小学时代挣扎,会在感到残酷恐惧后继续在自己生活的深水里不得要领地扑腾。长大后,我发现那时的痛苦只是院子里的大缸,我缺少的是司马光砸缸的勇气。我发现,同龄人虚张声势的恶意、成年人自以为是的懦弱,皆是不堪一击的。
真正的痛苦是沾上了就难以脱身的沼泽地,里面充满咸到疼痛的遗憾、辣到灼热的仇恨以及苦到麻木的重复。这样的痛苦是单靠个人力量无法抽身的,减少这种痛苦仅靠一两个人是天方夜谭。
最近流行着复仇剧。压抑了太久的我们,通过剧中正义人物的惩恶扬善给自己的生活环境增加养分。甚至借助反派的歇斯底里去宣泄自己的情绪。文艺作品服务于人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但这些剧的爽点在于最初的受害者没有受到影响正常生活的重大生理伤害。如果受害者去世了、残疾了,任何复仇都是于事无补的。甚至罪犯受到了法律的惩罚,也无法抵消受害者及其家属的心理伤痛。在他们被判死刑时,受害者及其家属早已判了无期徒刑。
的确,世界上没有纯粹的坏人和好人。热搜上的“天生恶种”的小孩竟然在小时候也有对母亲的爱。好人在正当防卫时也会在鲜血愤怒的加持下痛下杀手。
好人没有准确定义,但坏应该有个底线。不是骂人,但有些人真的是没人教。因为在生活中真的会发现许多父母是没有教或是不会教自己的小孩哪些是你应该做或是不能做的。结果是他们会任由自己的情绪左右自己的生活,直到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依然本性难移。在我看来,那些好的品质在不落地时,就是轻飘飘的词汇,可以宣传但仅靠几个词就想起到建设和谐社会的作用,难度极高。
就我的经验来看,很多未成年人需要的是具体的方法论,其实很多成年人也不会。比如在《消失的十三级台阶》这本书里我印象很深的一个片段是连环杀人案的凶手坚称自己没有罪,他很自信自己不会判死刑,他自己也说,即使他不为自己辩护也有很多人为他辩护,所有人都会同情他可怜的童年遭遇。这就是一种坏,利用他人善意为自己的残忍找借口,把社会的不公当作自己做恶的前提去伤害无法左右这些不公的人,败坏和自己有同样经历的人的名声,因为很多和他有同样遭遇的人在好好生活。
生活顺利的人的坏是拿自己的特权去勒索他人本就艰难的人生,是缺乏同理心的恶。比如书中的那个中学校长。
我认为我们需要教给学生什么是坏。好的标准可能太模糊,而坏则是清清楚楚的。人类自己做的事、自己所面临的困境应该由所有人共同去寻找答案。站在安全区,远远地观望那些恶行、老话常谈地分析是得不到答案的。
恐惧是和无助相关的,不要让他人成为无助的人,不要让自己成为无助的人。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