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吃零食根本停不下嘴?到底有没有办法吃得开心,享受美味还有益健康?当人类还在为饮食建议苦恼时,野生动物却凭本能给出了答案。两位营养生态学大卫·劳本海默和史蒂芬·辛普森,无数次跨越物种的疯狂营养实验,进行一场持续30年的漫长科学探险。通过一个又一个扣人心弦的动物进食故事,寻找到了《动物为什么吃不胖》的终极答案。
基于30年来的跨物种实验和研究,他们提出了全新的蛋白质杠杆理论,对理解人类的饮食、新陈代谢疾病和肥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揭示当今陷入困境真正缘由的同时,也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营养建议,帮助我们在迅速变化的食物环境中,重拾身体的古老智慧,聪明地平衡美味与健康。
接下来让我们跟着科学家们一起探讨生物食物实验。
蝗虫之日
在牛津大学自然史博物馆史蒂芬实验室里刚完成了一次关于食物的实验,也是做过规模最大的一次。研究对象是来自不同地方的200只蝗虫,在实验室里精心准备了25中不同的食物,这些食物中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比例各不相同,而这两种主要的营养物质正是草类昆虫所需的。在准备的食物中,有一些蛋白质含量高而碳水化合物含量低,有一些碳水化合物含量高而蛋白质含量低,还有介于这两种比例之间的其他食物。虽然食物含量各不相同,但是外观都是干燥的颗粒。
让这些蝗虫尽情享受美味,想吃多少就吃多少,直到蝗虫成熟蜕皮。实验员每天记录这一过程所需的天数,测量蝗虫的体重,分析它们增加了多少脂肪和无脂肪组织。得出的结果令人惊讶,蝗虫根据触觉判断自己的所需的食物,它们会绕过那些装着高碳水化合物食物的盘子,径直走向含有蛋白质的食物的盘子,开始狼吞虎咽。它们可以调节自身的营养摄取,尤其是蛋白质,而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即使吃掉自己的同类领居也在所不惜。
实验还揭示了另一个问题:蝗虫的味觉毛遍布于蝗虫的口器、足和其他位置。当这些味觉毛接触到可以吃的东西,蝗虫会先分析一下食物的化学成分,然后再决定还是不吃。举个例子,如果蝗虫刚吃下足够的蛋白质,这些传感器就会忽略前面的这种营养物质。蝗虫甚至不会意识到营养物质就在眼前。相反,如果蝗虫此时正缺乏蛋白质,这些传感器在遇到蛋白质时就会给大脑发射电子信号——“吃这个”,这正是实验中蝗虫的行为:忽略碳水化合物。
蛋白质杠杆假说
人类为什么会产生肥胖?为什么肥胖及严重并发症会在最近几十年广泛出现于世界各地?关于这个问题,到目前为止,主流的想法都把愿意不归咎于人类饮食中提供过多卡路里的两种常量营养素——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在我们摄入的卡路里总量中,蛋白质所占比例偏少。
假如我们在日常活动中消耗的卡路里保持不变,那么,高碳水化合物和高脂肪的饮食最终会导致体重增加,相反,高蛋白质饮食会让体重下降。根据不同的个体情况,这两种结果都会符合实际需要。但是不管选择哪一种饮食,在所有情况下首要任务似乎都是摄入目标数量的蛋白质,不能太少,不能太多。也就是蛋白质的杠杆力量。
营养图表
实验又以老鼠为研究对象,在老鼠的一生中让它们进食不同比例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和纤维构成的食物。跟果蝇一样,进食低蛋白质和高碳水化合物食物的老鼠寿命最长,并且在中晚年时健康状况最好。但是,摄入高蛋白质和低碳水化合物食物的老鼠最有繁殖潜力。
通过调整食物中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纤维的比例,我们可以控制胰岛素抵抗的发生与否,预防或引发肌肉量,改变肠道微生物群和免疫系统,以及很多很多,我们发现了通过调整膳食来实现各种健康目标的新方法。
合理的进食,享受健康的美食的食物就会自动成为习惯,你会只需要转向健康的食物环境即可,同时倾听自己的需求。这就像学习一项运动、一门乐器,或者驾驶一辆骑车,刚开始你会需要全神贯注,有意识地按照规则反复练习,并且远离坏习惯,但随后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