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忠诚,无不想起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岳母刺字,精忠报国;屈原的“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曹植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古诗词展示了忠贞不贰、誓死效忠的精神。本书主要讨论“忠”这一概念,特别是在九、十世纪这个可谓昏乱的五代十国到澶渊之盟局势稳定后君臣关系的变化。在这个背景下,我们将会探讨几位历史人物在越境问题上的忠贞观点。
书扉页上的一句话,“到中国之外发现中国”,很喜欢。俗话说当局者,旁观者清;当我们身处局中,或许难以辨别庐山的真面目。借他人之识,或许能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惊喜体验。在本书中,我们将在第一部分看到作者如何选用何种角度去观察、解释、分析忠贞观念的改变。为何没有从文化认同、族性等传统历史观点来看待这一时期的特殊情况。通过大量文献比对,以及文献间的侧重点差异,我们最终能看清楚忠贞是如何变化的,在效忠对象的选择上,让我们看到人们与边疆之间的多重关系。
在辽代早期,从众多首领中选取要效忠的人完全是从政治和实用主义出发,与道德无关。因此,当放弃一个不值得效忠的君主时,五代易位是被原谅的。在帝国早期,存在两种类型的忠:一种是关系型的忠,即君臣相互依存或者说臣依附于君主的关系,让人意外的是,在这种关系中构建了一个平等的思想关系。而第二种忠则是理想型的忠,君臣之间可以有自己的立场,而官员们在更高的道德层面上表达自己的意愿。
在第二部分中,作者通过对李澣、韩延徽、张砺、赵延寿和王继忠等历史人物的个案分析,探讨了这些人在越境问题上的忠贞观点。这些人代表了辽代不同阶层、不同地区和不同文化背景的观点,他们对越境问题的看法也不尽相同。前两者在选择时有更多的选择性,因为在某种程度上是辽初对人才的需求,有更多的选择空间,也更加自由。这些人的越境行为在后来的历史学家中也没有受到过多的谴责。但随着宋辽日益对立,边界逐渐清晰,政权减少,权利削弱,使得后期的人们选择越来越少。
总的来说,这是一本值得推荐的历史研究著作。作者通过对历史人物的个案分析和大量的历史文献,描绘了一幅细腻而多元的越境问题图景,这些人物的选择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复杂性和变化性,也揭示了忠贞是对国家忠诚还是对君主忠诚的问题。这使得读者能够更全面地理解辽代历史和文化,并为理解当今国际关系提供一些启示。由于唐后期再到宋这一时期的政局混乱,所以在阅读的过程中难免有迷糊的时候,加上引用了古文需要读者耐心慢慢地阅读,逐渐看清“忠”关系的演变。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