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初时,我得到了一张推荐书单,妈妈看了之后买回了所有的书。这让我很感动,但我却说了一句风言风语,说要把四大名著全看完。然而,由于人物众多,内容又很深奥,我一直没有读下去。我感叹道,这些书太好了,我读不懂。那时候,我对好书的理解是没有兴趣去读的。初一时,我受到了很多电视剧和杂志的影响,开始看从未接触过的爱情故事。《郁雨君》写的爱情美丽而伤感,让我向往不已。故事的情节也扑朔迷离。这种风格逐渐渗透到我的作文里,我常常写一大串风情,但又常常无法表达得到位。后来,我才了解到这种风格叫做“小女人”。它的出现却让我对读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每次合上书时,我都会问自己看了什么,读懂了什么。然而,我无法回答。它们只是故事,没有什么实际的价值。我告诉自己。席慕容的作品符合我的口味,它不是那种我无法体会的爱情,而是和我熟悉的自然和生活细节息息相关。用细腻的笔调,描绘了很多容易被忽视的事物。我渐渐地成熟了,开始进图书馆借阅张爱玲、三毛和王安忆的作品。我惊喜地发现,我渐渐能接受这些书了。其实,它们的一部分可以算作是小资。对这种爱好,就像肥皂泡一样,绚丽而短暂,很快就被更严肃的东西取代了——《苏菲的世界》。我注意到,她们的故事就像在写自己的人生。花开花谢。虽然和初一时看的东西比较有内涵,但要真正理解人生的意义却不那么容易。从开头到结尾,它们若隐若现,让人难以理解。乔斯坦·贾德以《爱丽丝梦游记》的方式让我慢慢理解了这本书。他简明扼要地向我解释了这几千年来人类对有意义的人生的认识不断演变的过程!我开始思考良知、思维和表达之间的关系,思考价值轻重的问题。走出书中的世界,我感到充实而快乐。这本书给我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哲学家们讨论世界的构成元素时,恩倍窦可里斯这样理解:“爱使事物聚合,恨使事物分散。”尽管在这个强调分子和原子的时代,这样的说法令人发笑。但千千万万的爱情小说,包括我后来看的那些,想表达的不就是这个吗?这么费解的东西,被一句话道破了。万花筒就像是对生活的认识,变幻莫测。而年龄就像一只无形的手,不断改变着花纹。手转得越快,想要保持以前的姿势就越不可能了。但是,我依然喜欢读书,喜欢读好书。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