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静地看完这本书,我觉得内心细腻的人会有很多感触。五一假期回学校的火车上,我把这本书看完了。出去玩的时候看了三分之一,回来又看完了剩下的部分。可能我不能从写作手法的角度来欣赏这本书,更多的是体验自己对故事的感受。分成两个部分来看这本书并不是我喜欢的,就像之前看完《解忧杂货铺》时的感觉——一口气看完后豁然开朗,意犹未尽。这种感觉是看小说时真正想要追求的感觉。
回到这本书,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想起来很多人包括老师一直强调的不同年龄阶段看《红楼梦》会有不同的感受。这也提醒我要重新阅读这本书,以后四十多岁或更大的时候回首这一段时光时,能想起我二十岁时读《红楼梦》的感觉。不同的人读这本书,特别是女生在不同年龄阶段读这本书,会有很大的不同感受。
当我在图书馆借这本书时,因为五一要和同学一起玩,我打算带出去看。但我不知道要借王安忆的哪一本书——是《小鲍庄》还是其他。看到有人评论说自己是在书店站着看完的,我就果断借了这本。因为我觉得一本好的小说应该让你越来越爱不释手,想要一直看下去。这让我想起了《夏至未至》,我是在高二或高一的暑假,在图书馆靠着书架看完的,当时我很胆怯地哭了。后来又再次阅读这本书,虽然不是我最喜欢的作品,但我想拥有它。现在回想起来,对于自己当时买下这本书感到很高兴。我觉得在那个时候读这本书,不管是现在还是其他时间读,都不会有同样的感受。
回到这本书,一开始我一直以为主角是郁晓秋的母亲笑明明,可能是因为时间的缘故(我出去玩的时候想着要先读完余华的《鲜血梅花》再读这本),所以只看了三分之一。后来接着往下看,感觉就像是两个不同时期的青春在两代人之间传递。一开始是母亲笑明明,然后是故事的主角郁晓秋。现在我回到学校后,希望能好好消化一下故事,然后试着写下我的感受。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