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是每个人都独特的主观体验。徐志摩和戴望舒都对中国新诗的发展和探索做出了贡献。我先喜欢上了徐志摩的诗,后来在阅读《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之后,我又开始喜欢戴望舒的诗作。
喜欢徐志摩的诗纯粹是因为我接触得早。当我还是小学生时,图书馆里就有徐志摩一系列的书。在没有人指导的情况下,我只能根据书名来选择读物。《翡冷翠的一夜》、《再别康桥》、《猛虎集》和《云游》等书名都非常吸引人。每次我只能借两册书,所以我总是选择一本徐志摩的作品。当时,我最喜欢的不是《再别康桥》,而是《偶然》。诗中的前两句描述了农村常见的景色,如绿波荡漾、白云悠悠、阳光明媚。作为一个小学生,对此感到很难以言喻的喜欢。自此以后,徐志摩的诗成为了我对浪漫主义爱情追求的一种情结。
直到大学毕业后,我阅读了由胃温敏儒教授等人编写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我才突然发现,与徐志摩诗中的直白和坦白不同,戴望舒的诗作则更注重情感的表达和古典意象的运用。这种兼具感性和智性的诗更符合我的口味。例如,戴望舒写了一首诗《寻梦者》:在你已衰老的时候,你的梦开出了美丽的花朵。这短短的三行诗让我非常动容,让我想起大学时理想破灭的失望和些许的不甘之情。
阅读诗歌是一种非常私人的活动,充满情感。每个人喜欢某位诗人有一百种理由,讨厌某位诗人有一万个理由。因此,我常常对朋友说:喜欢自己喜欢的,尊重别人喜欢的,让世界和谐共处!共勉之!喜欢现代文学和心理学的你,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悦读越欢喜”。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