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少功等“寻根文学”倡导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有着“规范”和“不规范”的区分。他们认为,传统文化中更需要肯定和弘扬的是“不规范”的、存在于野史、传说、边地风俗以及道家思想和禅宗哲学中的文化精华,就如阿城在“三王”系列中所描述的。而对以儒家学说为核心的被体制化的“规范”文化,则持拒斥、否定、批判的态度。相对于“三王”系列的痴迷,《爸爸爸》、《女女女》等作品则以强烈的“寻根”意识,探寻文化规范对自由生命的制约,揭示“规范”状态下人类生命和人类文明由起源向末日退化的形态。从中发掘出人性中的惰性和冥顽不化的国民劣根性,也完成了对传统文化的一次批判。
《爸爸爸》以一种象征、寓言的方式,通过描述一个原始部落鸡头寨的历史变迁,展示了一种封闭、凝滞、愚昧落后的民族文化形态。作品以白痴丙崽为主人公,勾勒出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某种畸形病态的思维方式,表达了作家对传统文化的深刻反思与批判。韩少功通过《爸爸爸》解剖了古老、封闭近乎原始状态的文化惰性,明显地表现了对传统文化持否定批判的态度。虽然韩少功基本上属于一个写实的作家,但由于他对楚巫文化和《离骚》浪漫传统的推崇,在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审视民族劣根性的同时,以寓言、象征等艺术手段,重新复活了楚文化中光怪陆离、神秘瑰奇的神话意味,使文本涂抹上浪漫神秘的色彩,给人留下了无穷的回味与思考。
总之,《爸爸爸》是一部反思和批判传统文化的经典小说,以一种荒诞的“寓言体”方式呈现出民族的劣根性和对人类生命的制约。通过深入挖掘文化之间的关系,韩少功等“寻根文学”倡导者们在文学创作中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思考和丰富的内涵。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