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石录》三十卷,是赵侯德甫所著之书,收录从三代至五季的金石刻文共二千卷。其中,正谬已经去除,褒贬也未加。其内容既有符合圣人之道的,也有订正历史之误的,包含丰富而易于理解的信息。
李清照和赵侯德甫是同族贫寒之人,每到朔望之时就去拍卖碑文。他们认为自己是葛天氏的子孙,珍视古书画、青铜器和鼎彝之物,喜欢认真检阅、指摘缺陷和瑕疵,深入研究,直到深夜。他们一直非常勤奋,仔细整理每一本书,校验每一卷稿,签名、编号并记录在册。
婚后,他们搬到乡间居住了十年,但他们没有放弃追求自己的梦想。虽然处于贫困的环境中,但他们的志向和热情从未放弃。他们辛勤收集了许多书籍,建立了自己的私人图书馆,并细心管理每一本书的状况。每当他们想研究一本书或史料时,便请钥匙,打开橱柜,取出相关的书籍研究。如果发现书籍被少量损坏或污染,他们会纠正它们,不再像以前那样随便对待。这表明他们甚至在自己家里都细致地保存着书籍,以保护它们不被损坏。
虽然他们生活简朴,不穿华丽的衣服,不戴昂贵的珠宝,但一旦遇到好的书本或史料,他们依然会购买,并收藏为副本,使书桌上堆满了书籍。当他们阅读和研究这些书籍时,兴致勃勃,享受着阅读和研究书籍的乐趣。
现在读《金石录》,能够想起往日的好友赵侯德甫,他当年在东莱静修堂校对卷轴,使用美丽的签名和缎带,每十卷装成一册。我现在整理这些书籍,有的已经历时多年而新艳如初,但赵侯德甫的棺木已经长满了青苔,他的离世让我感到非常悲伤。
历史上有许多人为了保护古书和艺术品,即使失去了自己的国家、家庭和生命,也要坚决地否定毁灭它们的可能性。这些人对文化遗产的珍视真切到无法用言语来形容。我认为,任何人死后都会非常珍惜自己积攒的东西,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虽然我们会感叹部分书籍的存在及保存是多么得不易,但复杂的人生规律注定了有的存在必须有的缺失,既然如此,我们要珍惜能够得到的一切。同时,也要让我们的后代明白珍视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