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英国的民族历史时间不长,但自乔叟以来,英国文学的名篇佳构不断涌现,各类文体领域都有杰出的代表人物。但如果有人问哪种文类最能代表英国的民族性格和气质,我个人会选择随笔。随笔的写作更多的是人生领悟、智慧积累、情感表达的自然流露,人为的痕迹很少,因此,如果想要了解英国人的秉性,那么读英国的随笔就是一条捷径。在这里,我想再谈谈随笔名家培根的作品《谈读书》。
培根出生于伦敦一个贵族家庭,天资聪颖,12岁便进入剑桥大学学习神学、法学及哲学,毕业后去英国驻法国使馆任职。他在英国政界经历了20年的风云险恶,最终因卷入一场宫廷阴谋被放逐,从此专心研究学术。他所撰写的随笔因为透彻警辟、幽默隽永、意趣盎然、风格独具而闻名于世。
《谈读书》首先讲述了读书的三种功用,即怡情、傅彩和长才。怡情使人即使独处幽居也可以保持生活的趣味,傅彩使人善于言辩或烘托气氛,长才则是帮助人们更加精熟周遭的人事物,提高待人接物的能力。其次,文章探讨了如何选择读书的方法。不同的书有不同的特点,需要区别对待:有些可以浅尝而止,有些需要认真阅读消化,而多数只需要大体浏览。再次,书犹如一面镜子,反映了不同的人生境遇。狡黠者会因读书而鄙视别人,无知者会因读书而羡慕别人,唯有明智者读书可以在其他生活领域中得到启示。读书可以疗治各种心智缺陷,不同的书籍各有专能。最后,文章呼吁读者在阅读时要注意批判精神,既不能过分相信书上之言,也不能过于诘难作者,应该维持一种宽容的接受态度。
总之,《谈读书》是一篇思想稳健、警辟透彻、措辞精准的佳作,是培根不可多得的精品之一。这篇文章的翻译通顺流畅,完美地传达了文中强烈而深刻的思想内涵。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