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到今,“家书”一直是中国人最私密、最共鸣的情感表达方式。然而,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人们越来越少写信,更谈不上“家书”了。这让我们难以理解杜甫所说的“家书抵万金”的感受。据历史记载,家书早在战国时期就已出现,最初是从军兄弟俩用木简给家中写信。可以看出,中国人对于家的观念和依恋早已根深蒂固。
其中,《傅雷家书》是最著名的父亲给儿子的家书之一。这本书充满了父爱,内容包括四个方面:讨论艺术、激发青年的思想、训练文笔和思想以及扮演忠实的“镜子”。除了书中的日常琐事,更多的是谈论艺术和人生,灌输高尚的情操,让儿子成为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另一本家书《亲爱的安德烈》是当代作家龙应台和其儿子安德烈之间的书信集。这本书共收录了36封书信,展示了母子两代人的心灵碰撞以及中西文化对个体思想意识的影响。它记录了两代人试图消除隔阂与冲突的努力,同时为中西文化的碰撞提供了一个清晰而生动的范例。
家书重在“家”,书只是其表现方式。它所强调的不是亲笔写下书信,而是对家的眷恋,将“家”放在心中。古往今来,哪封家书不是因游子远行、夫妻分离、亲友异地,而用来保持亲情友情的纽带!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