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卡列尼娜》的构思始于1870年,但托尔斯泰于1873年才开始着手动笔。当时他正处于人生的低谷时期,心境十分沉郁。他最初的构想是写一篇关于上流社会已婚妇女失足的故事,但随着创作的不断深入,他对原有的构想进行了多次修改。小说的初步创作只花了50天的时间,但托尔斯泰并不满意。他花了数倍于创作时间的时间反复修改,大改了12次,直到4年后才正式出版。废弃的手稿堆起来有1米多高。\"全部都应该改写,再改写\",这是托尔斯泰反复强调的一句话。可以看出,《安娜·卡列尼娜》并不是一部一次性完成的小说,而是经过无数次修改才呈现在读者面前。
在作者的苛刻追求下,小说的重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最初构思中的安娜是一个\"失足的女人\",品行不端。但随着托尔斯泰对小说的不断润色,安娜的形象逐渐变得高雅,敢于追求真爱和幸福,成为了一个反抗社会束缚的人物。因此,《安娜·卡列尼娜》成为了描绘女性反叛精神的经典之作之一。
小说通过安娜追求爱情的失败和列文在农村进行改革和探索的两条线索,描绘了从莫斯科到外省乡村的丰富多彩的社会图景,塑造了150多个人物的形象,是一部社会百科全书式的作品。小说的艺术特点之一是采用了平行线索互相对照的拱门式结构,并且在心理描写方面细致入微,探讨人物内心的想法和情感。小说中描写的人物内心独白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典范之一。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