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卡列尼娜》描写了两个重要主题,一个是与爱情和婚姻有关,另一个则是有关俄国农奴制改革。在爱情和婚姻方面,托尔斯泰通过安娜和沃伦斯基、列文和吉蒂这两个故事线展示了幸福和不幸福的爱情。安娜和沃伦斯基的爱情以失败告终,安娜最终自杀,而沃伦斯基感到良心不安,选择到战场去死。安娜是有夫之妇,但与丈夫之间同样无感情,年轻的沃伦斯基的追求点燃了安娜的爱情之火。然而,在上流社会,安娜和卡列宁的离婚是不被认可的,在宗教上也被禁止。如果安娜成为沃伦斯基的情妇,这在上流社会看来是可以接受的,但他们追求的是真挚的爱情,想要得到真正的婚姻,这却难得到众人认同。最终,安娜被社交界拒绝,沃伦斯基的感情也逐渐变淡,安娜只能自杀。而列文和吉蒂的婚姻则是平凡而幸福的,虽然中间也发生了一些小插曲,但最终两人走到了一起。
另一个主题是有关俄国农奴制改革,托尔斯泰探讨了这个话题很多次,列文则是他的代表人物。列文经常研究农业,研究生产力和劳动关系,与他的农奴们一起劳动,完全不像一个贵族。他还自己设计农具,但效果却不太明显。列文想要给自己的农奴自由,但他们却觉得其中必定有诈,不愿意接受列文的建议。这些事情都是托尔斯泰自己经历过的。当时,许多进步的贵族都在思考如何改革农奴制度,但没有一个好的答案。托尔斯泰是温和的改良派,不希望通过流血的革命来进行改革,而是寄希望于贵族们的良心。因此,他一直在自己的作品和生活中探讨这个问题。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