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家庭贫穷,但作者对书籍十分热爱。由于买不起书,他只能向他人借阅,抄录后按时归还。他甚至在墙上画了一具棺材,并写下了“读书则生,不读则入棺”的座右铭来激励自己。他经常起早贪黑地阅读,每晚坐在母亲做针线的清油灯前苦读,必须读完一卷书才会入眠。尽管家境困难,并且受肺病困扰,他仍然坚持刻苦读书。到22岁时,他已经读了2000多册古书;到30岁时,他读的书已经超过1万册。他曾经说:“学习虽然辛苦,但就像早起开灯一样,不断奋斗会越来越明亮;玩耍虽然有趣,但就像在暮色中出门,走得越多就会越黑暗。”尽管他不会外语,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让他能够用翻译的方式翻译1700多部全球名著,包括法国小仲马的《茶花女》。他的翻译成就在当时非常卓越,被康有为誉为与严复并列为最杰出的翻译家。毛主席也是一个爱书之人。他平时很忙,但总是抽出时间进行学习,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在外地,他到处都是书。他甚至在列车上读书,在厕所里读书,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仍然不放弃阅读。列宁也是一个阅读狂热者,当他读书时,周围的一切都无法吸引他的注意力。他的故事说明,阅读需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钱钟书则是一个书痴,他不仅热爱读书,还对各种工具书和词典感到着迷。他的阅读兴趣非常广泛,喜欢读不同类型的书籍,包括“极端俗气”的小说。他的作品包括《管锥编》、《谈艺录》和《围城》,其中《围城》一书更是让人们纷纷感叹,“交谈不说《围城》记,纵读诗书也枉然”。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