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路遥的小说《平凡的世界》,我想分享一些自己的看法。
首先,我认为作者付出生命代价创作的成果,无论完美与否,都应该给与尊重和理解。但是,针对该小说,我仍想谈一下我自己的看法。
与贾平凹的《废都》和陈忠实的《白鹿原》相比,《平凡的世界》更倾向于正面、励志,寄托着许多70后打拼者们的理想和情结。但与《白鹿原》相比,该小说在现实主义文学的写实本质方面还有一定的差距。现实主义文学必须植根于社会现实生活,虚构也必须建立在生活逻辑可能存在的基础之上。
《平凡的世界》最大的败笔在于描写一个上世纪80年代的打工者与省委书记女儿的恋爱。这种构思和描写在一个官本位的现实社会中特别荒唐无稽。在中国过去的社会生活中,没有出现这种侥幸。现在的社会更加不可能存在这种可能性。这种空想、自作多情以及作者一厢情愿的“聊斋式的意淫”与现实脱节,是该小说最大的缺陷。
有人说路遥自己曾经和一个高干子女恋爱过,最后这个女孩回到了北京一个新闻部工作。尽管这个情节有一定的真实性,但也仅仅是一个上世纪80年代的特殊例子。当时重视知识分子的社会氛围,加上路遥那时候的“作家”身份,才让这一情节有了可能性。但该情节并不具备文学上的普遍意义或者典型性。
在中国,任何成功恋爱的最终指向都是婚姻。而婚姻建立在门当户对的硬件前提上。这是现实世界的命题,也是哲学上的命题。因此,现实主义文学不可忽视这一点。
不过,我仍然认为路遥的《人生》是他最有价值、最有生命力的作品之一。虽然是一个中篇小说,但情节描写却贴合现实,这个平凡通俗的故事里蕴含了城乡户籍二元结构对人感情的撕裂,以及青年人面对这种撕裂所做的轻率选择带来的生活遗憾和后果。它既有文学上的典型性,也有现实中的警示意义。
总之,路遥的小说《平凡的世界》虽然有一些问题,但仍然是一部值得尊重和理解的作品。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