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的版本很复杂,最早版本可见晋代学者郭璞的《山海经传》,有宋、明、清三代的刻本,但郭本原图已经失落。学术界认可的、较重要的古绘图版本是清代吴任臣《山海经广注》刻本,成书于1667年,是清代最早山海经图本。该刻本在图像造型上承袭了六朝张僧繇、宋代舒雅的体例编图,其中有71幅全部或大部分采自胡文焕本。
《山海经》的主要内容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此外,它还保存了很多在中国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如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此书内容的涉及领域非常广泛,涵盖哲学、美学、宗教、历史、地理、天文、气象、医药、动物、植物、矿物、民俗学、民族学、地质学、海洋学、心理学、人类学等诸多学术领域,可谓汪洋宏肆,有如海日。
《山海经》是一部地富海涵、包罗万象的奇书,但因其对于地理环境的撰写与当时的实际地理不符,曾被司马迁在《史记·大宛列传》中直言“山海经难可信耳“。尽管后来的研究证明了这本书在神话学、民俗学、古代地理等方面的价值,无数文人学者对《山海经》的研究成果层次不同,但相比于绝大多数的古籍,《山海经》依旧是其中最神秘莫测的一本。这部书中记载的千奇百怪的奇珍异兽和神话传说也曾多次作为原型在后来的无数文艺作品中出现。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