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金融学是把心理学(认知科学)与传统金融理论结合起来的学科。传统金融理论(新古典主义理论)的一个基本假设是理性人假设:即人们在做决策的时候都是理性的。所以,该理论认为市场是有效的(有效市场假说),并基于这个假设发展出许多数学模型如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期权定价模型等在金融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实际情况往往不能反映这一假设,如金融危机和金融泡沫等,因此传统金融理论对于这类问题并不适用。
行为金融学学者发现,纳入心理和行为因素后,能更好地解释现实问题。这些因素包括“羊群效应”、“过度自信”等。二十年来,行为经济学家如罗伯特·希勒和理查德·塞勒等已获得诺贝尔奖,这反映了行为金融学逐渐为大众所重视。
行为金融学是传统金融理论的一个发展和补充,而非独立的学科。如果想深入了解行为金融学,可以阅读一些科普读物,如《思考,快与慢》、《“错误”的行为》、《助推》、《赢家的诅咒》和《非理性繁荣》等。
行为金融学的知名学者包括丹尼尔·卡尼曼、理查德·塞勒、罗伯特·希勒和阿莫斯·特沃斯基等人。他们的学术成果在资产定价实证分析、禀赋效应等方面有很大的贡献。行为金融学认为完全理性的经济人不存在,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经济行为必然会受到各种“非理性”的影响,这些因素往往会导致那些“看起来很美”的决策最终失效乃至酿成恶果。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