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滞涨”是指经济增长停滞的情况下仍存在通货膨胀现象。根据凯恩斯经济学,需求旺盛时容易产生通货膨胀现象,而经济增长停滞或增速减缓时需求不足,通常出现通货紧缩现象。然而,发生供需双方都不足的情况会导致“滞涨”现象的出现。举个例子,1970年代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限制石油产量,石油价格大幅上涨导致世界范围内经济危机,此时各国通过宽松货币政策来刺激需求。但由于工业产出大幅下降,货币追求实物的动机不强,宽松货币政策并不能刺激工业生产而导致“滞涨”现象的出现。
近期,新冠疫情在美国迅速扩散,股市大幅下挫,市场出现了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崩盘现象。为了救市,美国推出了史上最激进的救市计划,采取无限制的宽松货币政策。美联储推出了“无限量购买美债”,主要是采取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增加流动性,扩大需求。然而在全球疫情蔓延的情况下,各国采取了减少聚集性活动、停工停产等措施来控制疫情,导致全球供应链的断裂和工业生产不足,经济出现了衰退。这种衰退是由供给侧原因导致的,即工业生产不足。如此情况下,通过需求侧的量化宽松政策释放出的资金可能无法进入实体经济以增加产出,而带来过多货币追求实物的现象,即“滞涨”。由于美元具有世界货币的职能,若美国无限性货币宽松政策促进实体经济增长而导致美元贬值,则可能带来全球性的“滞涨”现象。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