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国寻找现代之路(第二版)

1 《实践论》《矛盾论》导读(增订版)

《实践论》《矛盾论》导读(增订版)

《实践论》和《矛盾论》是毛泽东代表性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著作。这些著作利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观点揭露了党内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特别是主观主义错误的体现。同时,著作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斗争的实践经验,深刻阐述了对立统一规律。由中国民主法 刘敬东/张玲玲 2023-04-10 21:46:19
1 传习录(叶圣陶校注版)

传习录(叶圣陶校注版)

《传习录》是明代著名哲学家王阳明的论学语录与书信集,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集中反映了阳明心学的精髓。全书共分三卷,上卷的语录是王阳明本人审阅过的内容,中卷是王阳明的亲笔书信,是其晚年著述,下卷的语录虽然没有经过王阳明本人审阅,但具体地 [明]王阳明著 2023-04-10 21:39:32
1 逻辑、语言与意义(第1卷)

逻辑、语言与意义(第1卷)

《逻辑、语言与意义》是一本系统全面的逻辑和语言学跨学科的逻辑语法(也叫形式语义学或语言逻辑)教材。荷兰五位逻辑学、语言学学者合作撰写这本教材,并共用“哈姆特”之名出版。该书分为两卷。第一卷以自然语言语义研究为目的,系统地介绍了现代逻辑的基础 [荷]L.T.F.哈姆特 2023-04-10 21:38:35
1 逻辑、语言与意义(第2卷)

逻辑、语言与意义(第2卷)

《逻辑、语言与意义》是国内外第一部系统全面的逻辑和语言学跨学科的逻辑语法(也叫形式语义学或语言逻辑)教材,由荷兰五位逻辑学、语言学学者合作撰写,并共用“哈姆特”之名出版。该书分为两卷。第一卷从分析自然语言的需要出发,系统地介绍了现代逻辑的基 [荷]L.T.F.哈姆特 2023-04-10 21:34:59
1 本书书名无法描述本书内容(精装珍藏版)

本书书名无法描述本书内容(精装珍藏版)

本书是《生活大爆炸》的编剧卡普兰在读取哲学博士期间所写的幽默哲学入门书。从“圣诞老人”的疑问开始,作者探讨了本体论问题和人生的意义。他将形而上的哲学探讨演绎成了一场通俗易懂、幽默欢脱的思维探险,运用逻辑、宗教神秘主义、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知识 [美]埃里克·卡普兰 2023-04-10 20:59:23
1 孟子译注(典藏版)

孟子译注(典藏版)

《孟子》是儒家基本经典之一,影响深远,记述了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历代注家众多,杨伯峻先生的译注尤其广受欢迎。本书是杨伯峻先生《孟子译注》(简体字本)的扩充版,增加了原简体字本未收录但繁体字本有的导言、例 杨伯峻 2023-04-10 20:48:40
1 德勒兹:关键概念(原书第2版)

德勒兹:关键概念(原书第2版)

-编辑推荐-吉尔•德勒兹发明的诸多概念——如装置、褶子、差异与重复、电影与欲望——是理解他的哲学方法的关键。这些概念致力于扰乱特定的知识体系,拓展它们,并将它们与知识体系内部和外部的其他概念联系起来。本书中简短易懂的各章都将聚焦于德勒兹的某 [美]查尔斯·J.斯蒂瓦尔 2023-04-10 20:23:51
1 现代悲剧与救赎

现代悲剧与救赎

本书所收录的文章聚焦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中出现的个体,这些个体带有强烈的主体和自我意识。这些文章出自作者通过思考和学术探究难以分割的思考历程,最终意识到,即使是在现代世界中,个体仍然在分享一种基于悖论性而发生的不幸的悲剧。具有这样 刘文瑾 2023-04-10 19:58:33
1 中国思想简史

中国思想简史

《中国思想简史》是由日本哲学家武内义雄所撰写的一本中国哲学思想史论著。本书按时间顺序,详尽地介绍并分析了中国哲学史,涵盖了从殷周时代到明清时期的历史。除了儒家学说和宋明理学等已被广泛关注的思想体系外,本书还对其他被忽视的学派,如稷下学派和两 (日)武内义雄 2023-04-10 19:43:32
1 科学与现代世界

科学与现代世界

自笛卡儿方法论以来,本书是探讨科学与哲学关系最重要的著作。在理解和沟通上,人类需要具有足够的相似之处。在引起注意和启发方面,人类需要具有足够的相异之处。在羡慕和追求方面,人类需要具有足够的伟大之处。过去三个世纪,科学发展已经对世界的许多方面 [英]A.N.怀特海 2023-04-10 19:23:42
1 中国现代哲学史

中国现代哲学史

《中国现代哲学史》是冯友兰先生所著,他是中国著名的教育家和哲学家。此书是冯友兰先生晚年重回自我,“修辞立其诚”、“海阔天空我自飞”所创作的成果。通过冯先生长期的学术生涯和辉煌的学术成就,他铸就了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学术品格。因此,这本书对于理 冯友兰 2023-04-10 19:07:15
1 新编中国哲学史(增订本)

新编中国哲学史(增订本)

劳思光(1927-2012),湖南省长沙市人。本名荣玮,号韦斋,笔名思光。早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后在台湾大学哲学系毕业。1949年后,他先后任教于台、港等地,包括香港中文大学研究院哲学学部主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台湾 劳思光 2023-04-10 18:4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