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物质文化与当代日常生活的变迁
物质文化研究是当代西方人文学术研究中的新兴领域。该领域打破了传统人文学术研究仅着眼于精神和观念的思维模式,转而将研究对象集中在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的各种物质产品上。这些物质产品拥有独特的文化功能和价值,对于日常生活和历史变迁产生了主导性的影响
徐敏/汪民安主编 2023-04-10 13:39:13
1
进城:传播学视野下的新生代农民工
本书稿着眼于传播学的视角下,对农民工在城市中的适应进行研究。研究对象为当前备受关注的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研究方法集中于对其日常媒介使用与生活实践的观察和研究。本研究旨在突破传统的结构论、行动论以及制度论的分析模式,运用社会学和传播学的想象力与
郑欣 2023-04-10 13:18:36
1
弱传播
舆论的力量无人能忽视,但舆论究竟是什么?如何产生和运作?是否有规律可循?是否能预测和左右?长期以来,舆论学研究一直是哲学家探讨的话题,但如今已经成为新闻学和传播学的边缘话题。大众对舆论的认知也仅限于公共事件和明星话题等范畴。《弱传播》打破这
邹振东 2023-04-10 13:10:09
1
文化亲昵
近些年来,人类学对国家和民族主义的研究兴趣有所涌现。过去,大部分人类学学者都避免研究国家,将其视作具有侵略性和敌意的存在;而对于民族主义,则往往被视作能够过度表达本质主义和概念物化倾向的尴尬话题。但现在,人类学家们开始把兴趣转向对国家工作人
[美]迈克尔·赫兹菲尔德 2023-04-10 12:17:16
1
掬水月在手
《掬水月在手》以同名传记电影大量采访素材为基础,将百万字录音稿系统整编。同时,辅以百余张高清剧照、手稿信札,补充了因影片时长所限无法展现的更多内容。这样可以立体展现古典诗词大家叶嘉莹先生跨越近一个世纪的生命长河。全书分为四个部分,每部分对应
行人文化/活字文化编著 2023-04-10 05:43:48
1
文化不是味精
这是阿城先生全新的作品,其中收录的文章都是阿城先生亲自选定的。其中许多篇目都是阿城先生独家提供的,从未出现在国内的报刊或网络上。体例的编订也是由阿城先生亲自完成的。这是一本散文随笔集,它分为文化、电影、绘画与摄影、音乐以及人物等部分。谈及的
阿城 2023-04-10 04:29:21
1
文化商人
约翰·汤普森是英国著名社会学家和传媒研究专家。他的新书对金融危机、数字革命对出版产业的冲击以及出版业在转型趋势中的生存状态进行了透析。20世纪以来,图书出版的方法和实践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特别是在21世纪初。出版商不得不改变一贯的做法,重新思
约翰·B.汤普森 2023-04-10 04:25:25
1
明清思想与文化
本书为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成立六十周年的纪念论文集。共收录近史所学者的11篇学术论文,出版时间跨越了三十余年,从1972年到2006年。该书分为两部。第一部包含4篇论文,主要与生命实践、历史书写与历史建构的主题相关。第二部包含7篇
吕妙芬主编 2023-04-10 04:05:02
1
从中国历史来看中国民族性及中国文化
钱宾四先生通过中国数千年的悠久历史,勾画出了中国的民族性和文化特征。他论述了中国人的性格、行为、思想和文化结构,并与西方文化作比较,指出了中国文化的价值。最终得出结论:“中国人要救中国,只有一条路,就是中国文化。”他的意图在于唤醒国人对中国
钱穆 2023-04-10 03:12:41
1
中国文化传统的六个面向
著名学者李欧梵选取了心目中能代表中国文化传统的六个面向:英雄本色、政教道统、江河岁月、饮食男女、魑魅魍魉、魂兮归来。作者结合经典文本进行个体剖析,从中外比较、古今汇通的角度阐释中国文化传统的内涵。同时,这六个面向相互映照,富有乐感。它们构成
李欧梵 2023-04-10 02:38:44
1
文化科学
本书将文化研究、语义学、符号学、复杂理论和进化论、社会学、人类学、认识论哲学融为一炉,提出了一个核心理念——文化造就群体,群体创造知识。该书观点新颖,论证充实,曾引发热烈讨论。相信中文版的面世会带来更多新观点的碰撞。《文化科学:故事、社群、
约翰·哈特利/贾森·波茨 2023-04-10 02:35:10
1
中国文化常识
《中国文化常识》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如思想、艺术、文学、日常生活、传说故事、典章制度等。文风通俗易懂,知识全面且配有精美插图。它不仅可以还可作为一本不可多得的案头工具书。
干春松/张晓芒 2023-04-10 02:3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