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地图里的中国历史(全2册)

1 芥川龍之介與果戈里的鼻子

芥川龍之介與果戈里的鼻子

芥川龍之介(1892~1927)號「澄江堂主人」、俳號「我鬼」,是日本小說家。他幼年時過繼於舅父,改姓芥川。在短暫的一生中,他寫了超過150篇小說。他的極短篇小說不僅取材新穎,情節也非常新奇甚至詭異。他的作品關注社會醜惡現象,但很少直接評論 芥川龍之/果戈里/謝元培(繪) 2023-04-18 00:53:56
1 全怪谈(全三册)

全怪谈(全三册)

欧洲文明必看神话,日本文化必读怪谈。日本版《聊斋志异》,收录了日本最经典、最具代表性的鬼灵精怪传说。其中包括了《四谷怪谈》、《人面疮物语》、《皿屋敷》、《魔王物语》等许多中国读者或曾听说,但却未知其究竟的故事。留意真实世界中的“编舟记”故事 [日]田中贡太郎 2023-04-17 18:55:17
1 文学的形式与历史

文学的形式与历史

本书是作者从多部代表作中精选出来重新解构的文学与文化研究著作。著者把马克思主义和解构主义、后殖民批判结合起来,并重新解读经典的文学文本,开创了一种新的研究视野和方法。著者以崭新的方法解读文学经典,这不仅激活了文学想象力,而且为我们认识全球化 (日)小森阳一 2023-04-17 14:13:17
1 日本昔话(上下册)

日本昔话(上下册)

听,这很久很久以前流传下来的故事——也不知真的发生过还是没发生过,但即便没有,你也应该来听听。“讲了一百万次的故事”日本卷是乐府文化故事系列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收集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民间传说、神话和童话故事,这些故事都是来自往昔的声音,呈现 [日]关敬吾 2023-04-17 10:55:45
1 京极夏彦妖怪故事集(全三册)

京极夏彦妖怪故事集(全三册)

作者:京极夏彦NatsuhikoKyogoku,是一位出身于日本北海道的作家。他曾获得过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泉镜花文学奖、山本周五郎奖、直木奖等多个大奖,代表作包括《姑获鸟之夏》、《魍魉之匣》、《巷说百物语》等。绘者:町田尚子NaokoMa 京极夏彦(著)/町田尚子(绘)/山科理绘(绘)/石黑亚矢子(绘)/东雅夫(编) 2023-04-17 10:37:17
1 开往中国的慢船

开往中国的慢船

地球仪上黄色的中国。对我来说,那不再是一个存在的目的地。尽管如此,我仍会坐在港边的石阶上,等待着那个空白的水平线,或许会有开往中国的慢船浮现。本书按照年代顺序收录了7篇短篇小说,时间跨度从1980年春到1982年夏。如果以长篇在《1973年 村上春树 2023-04-17 08:50:53
1 去中国的小船

去中国的小船

本书是村上春树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其中涵盖了他文学世界的所有要素。《寻羊冒险记》展现了“物语”膨胀的力量,而《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探索了自我解离的恐惧。《电视人》具有硬朗的特点,而《奇鸟行状录》则揭示了徒劳感。《斯普特尼克恋人》则表现出永恒 [日]村上春树 2023-04-17 07:50:49
1 精神与金钱时代的中国诗歌

精神与金钱时代的中国诗歌

柯雷(MaghielvanCrevel)是荷兰鹿特丹人,出生于1963年。他曾在荷兰、中国和澳大利亚从事语言学、汉语习得、中国文学方面的教学、研究、评论、翻译和新闻工作。柯雷于1987年获荷兰莱顿大学汉学(ChineseStudies)硕士 [荷兰]柯雷 2023-04-17 06:04:10
1 金斯堡诗全集(全三卷)

金斯堡诗全集(全三卷)

艾伦·金斯堡(AllenGinsberg)出生于1926年,美国新泽西州纽瓦克市,是娜奥米和抒情诗人路易斯·金斯堡的儿子。他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就读哥伦比亚大学时结识了尼尔·卡萨迪、杰克·凯鲁亚克等人,三人建立了密切的友谊,并共同成为美国“垮 [美]艾伦·金斯堡/AllenGinsberg 2023-04-17 05:16:46
1 奥尔皮里的秋天

奥尔皮里的秋天

是的,就好比我们中那位曾遭遇不幸的小个子,从奥尔皮里岸边走出来的大人物。像储存面包、肥油一样,他写下许多诗篇,就像旅行出发时他随身携带的粮草给养。他爱得死去活来的是格鲁吉亚语的美妙和每一个格鲁吉亚的白天。他坚信这两样是一生最美好的东西。幸运 (格鲁吉亚)塔比泽 2023-04-17 05:13:32
1 中国八大诗人

中国八大诗人

《中国八大诗人》系统介绍了八位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古代诗人,包括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陆游和王渔洋。他们各自展现了不同风格的诗歌,并对后世文学产生深远影响。在书籍中,胡怀琛先生详细勾勒了八位诗人的生平、环境和诗歌风格。此外,书 胡怀琛 2023-04-17 04:38:40
1 历史“深描”中的观念与诗

历史“深描”中的观念与诗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研究者开展了一种普遍的研究趋势,即将文学放置在与时代政治、思想、文化、学术、教育的多重关联中去考察,并重新回到历史“现场”。在学科空间不断扩张的同时,如何将外部的关联性视域内在化,把握“现场”背后的历史的“问题结构” 姜涛 2023-04-17 03: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