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的美国修订版

1 18-19世纪德国哲学

18-19世纪德国哲学

编辑推荐:本书以广阔的思想史视野为特点,在哲学史界占据无可比拟的重要地位。其力图打破哲学简史类书籍对哲学家、哲学思想的漫画式理解。它不仅细致地描述了哲学史上耀眼的“明星”哲学家们及其哲学思想,还对那些通常被史书忽略的哲学家们给予一定的关注。 弗雷德里克·科普勒斯顿 2023-04-10 16:34:35
1 图绘暹罗

图绘暹罗

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泰国(原称暹罗王国)从一个前现代王国转变为一个现代民族国家。关于“泰国性”的形成以及泰国的“国家感”,还有地理学和制图术在泰国历史中的决定性作用,有史学家通猜·威尼差恭在东南亚和边疆研究领域的经典著作中提供了答案。 [美国]通猜·威尼差恭 2023-04-10 16:11:23
1 数字化生存

数字化生存

《数字化生存》描绘了数字科技对我们的生活、工作、教育和娱乐带来的各种冲击、以及其中值得深思的问题。它是跨入数字化新世界的指南,英文版曾高居《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信息的DNA”正在迅速取代原子,成为人类生活中的基本交换物,这一变化带来了 [美国]尼葛洛庞帝 2023-04-10 15:45:33
1 美国人的性格

美国人的性格

费孝通(1910-2005)是一位著名的社会学家,他在1933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并获得社会学学士学位,在193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并在1938年获得英国伦敦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他曾担任多个职务,包括云南大学燕京社会学研究室主任、清华大学 费孝通 2023-04-10 13:43:59
1 试谈另一个中世纪

试谈另一个中世纪

雅克·勒高夫(1924—2014)是法国历史学家,年鉴学派第三代代表人物。他擅长研究西方中世纪史,并在研究中多次作出创新性的贡献。《试谈另一个中世纪:西方的时间、劳动和文化》这本书收录了勒高夫以西方中世纪的时间、劳动和文化等为主题的文章,通 [法]雅克·勒高夫 2023-04-10 12:23:22
1 美国社会科学的起源

美国社会科学的起源

本书将美国的社会科学话语置于美国文化、政治与制度语境中。它深入分析了自美国重建时期至经济大萧条前夕所塑造的美国社会科学学术传统的基本意识形态假设:美国例外论。例外论观点认为,美国基于其共和政府和广泛的经济机遇而在世界历史中占据特殊地位,可以 [美]多萝西·罗斯 2023-04-10 12:18:28
1 加尔文传(增订版)

加尔文传(增订版)

约翰·加尔文是对这个世界影响最大,也是被人误解最深的基督徒之一。仅凭他呈现出的这种复杂性,就足以证明探究这个人物的价值度与趣味了。他的《基督教要义》被列为影响世界的十部著作之列,重塑了基督教会及历代基督徒的信念,并影响到教会外的思想领域,在 [美]茜亚•凡赫尔斯玛(TheaB.VanHalsema) 2023-04-10 11:32:02
1 本杰明·富兰克林自传

本杰明·富兰克林自传

《本杰明·富兰克林自传·插图本/国民阅读经典》原本是本杰明·富兰克林写给儿子威廉·富兰克林的家书。他的目的是将自己的成功经验和处世之道传授给子孙后代,以供他们效仿。这部传记的写作始于1771年,历时17年之久,其中两次中断。它没有提供给我们 [美国]本杰明·富兰克林/绘者[美]E·博伊德·史密斯 2023-04-10 10:59:42
1 两个幸运的人:弗里德曼回忆录(精装)

两个幸运的人:弗里德曼回忆录(精装)

米尔顿o弗里德曼(MiltonFriedman,1912-2006)是美国著名学家,货币学派的代表人物,并于1976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他出生于1912年7月31日,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以研究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经济史、统计学以及主张 罗丝·弗里德曼/[美国]米尔顿·弗里德曼 2023-04-10 10:38:33
1 笔误:文学大师的秘密生活

笔误:文学大师的秘密生活

爱伦·坡小时候曾在一个墓地里上学?马克·吐温曾当着维多利亚女王大谈放屁,是怎么回事?斯科特·菲茨杰拉德在派对上双手趴在地上,像狗一样大叫又是为什么……我们常常认为,作家应该是正襟危坐着写书的人,但《笔误:文学大师的秘密生活》将告诉你,从威廉 (美国)罗伯特·施耐肯伯格 2023-04-10 10:13:49
1 安切洛蒂自传平凡天才的美丽比赛

安切洛蒂自传平凡天才的美丽比赛

安帅喜欢两样东西,足球和美食。他说:“如果非要选择更喜欢的,我会选足球。”这本自传不仅回顾了他多年的教练生涯,还是为了帮助他的特别朋友博格沃诺。博格沃诺曾效力于佛罗伦萨和米兰,与安切洛蒂是队友。五年前,博格沃诺患上了一种名为“卢·格里格”的 [意]卡尔洛·安切洛蒂/[意]亚历桑德罗·阿尔恰多 2023-04-10 09:57:27
1 徐梵澄传(修订版)

徐梵澄传(修订版)

徐梵澄先生(1909-2000)因性喜孤往,未为世人所知。由于他的思想高远,学界难以理解。他一生远离名利圈,从未显露于公众视野中。鲁迅曾经高度评价他,称他“颇似尼采”,“没有派别,不属于任何翼”;徐梵澄的老师许广平也赞誉他“天赋极高,旧学甚 孙波 2023-04-10 06:4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