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孙中山与“科学的时代”
本书将孙中山视作以科学为自己思想和行为基础的“科学人”。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科学”在中国的传入、翻译、普及、应用等方面,本书详细探讨了孙中山形成科学观的过程。此外,本书还深入探讨了孙中山的核心思想——“生之哲学”,以及这一思想如何通过
[日]武上真理子 2023-04-06 13:57:52
1
孫中山
國際知名孫中山研究權威學者黃宇和院士,結合幾十年來的檔案鑽研、實地調查、博覽群書與歷史想像的治史方法與經驗,撰寫成書。這本《孫中山:從鴉片戰爭到辛亥革命》鴉片戰爭與鴉片無關?鴉片有益?林則徐竟是製毒巨梟?1856年英國人聲稱其國旗在廣州受辱
黃宇和 2023-04-06 13:44:08
1
戊戌时期学术政治纷争研究
本书基于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康党”为切入点,转换视角并借助大量翔实的资料,包括维新运动重要参与者的文集、全集、日记等,以及当时的报刊如《知新报》、《清议报》、《湘报》、《中外日报》、《新闻报》、《国闻报》等,系统梳理了戊戌时期
贾小叶 2023-04-06 13:28:55
1
重塑中华
黄兴涛先生是著名学者和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他用了十六年时间,集中精力撰写了一本结合政治思想史和社会文化史的上乘之作,全面呈现了“中华民族”这一重要观念的历史之旅,深刻揭示了近代中国的民族认同与国家命运。本书将传统的精英思想史与“新文化史
黄兴涛 2023-04-06 13:01:10
1
孙中山史事编年
《孙中山史事编年》是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以及2016年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本书由中山大学历史学系孙中山研究所承担,共分为12卷,约550万字。以孙中山为中心,作者全面地搜集和分析了档案、报刊、日记、函电、书籍等各种类型的文献资料
桑兵主编/关晓红、吴义雄副主编 2023-04-06 12:42:46
1
庚子救援研究
庚子国变期间,京津沦陷,导致秩序大乱,南北交通中断,大量京官和难民处境危险。此时,上海绅商得到李鸿章的支持,在中国救济善会和东南济急善会的成立下,发起、组织和实施了大规模的救援行动,规模之大、动员之广、施救对象之众、效果之著,为史所罕见。庚
冯志阳 2023-04-06 01:24:57
1
清末新政制度变革研究
清末新政是我国近代社会知识与制度转型的重要时期。其制度变革具有牵涉面广、中西新旧缠绕及变化繁多、曲折反复等特征。该书以内官制中的学部酝酿和设置为个案,同时考察了外官制变革中的争议与成效,以及科举改章至终结对乡村士子的影响。通过整体观照下的具
关晓红 2023-04-06 00:58:08
1
晚清“三集团”关系及走势研究
“三集团”指的是由曾国藩开创的湘系集团、以李鸿章为首的淮系集团和最为后起的袁世凯北洋集团。本书旨在对它们各自的群体状况进行梳理,同时注重考察它们之间的关系和走势,揭示这种“多边互动”的复杂情况。因此,我们需要有的放矢地将它们进行整合研究、比
董丛林 2023-04-05 23:50:41
1
中国近世财政史研究
岩井茂树(IwaiShigeki,1955—)是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教授,同时也是一位文学博士。他是日本东洋史学界著名的学者,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明清史和东亚关系史上。在20世纪80年代,岩井茂树曾经在南开大学和北京大学留学,师从陈振江
[日]岩井茂树 2023-04-05 23:46:14
1
钦定、协定与民定:清季制宪研究
本书对载泽和达寿的考察表明,清廷意识到宪法可以巩固君权,而用钦定的方式制定宪法是确保君权稳固的必要途径。然而,这种方法与民间所主张的制宪方法不一致,导致在预备立宪期间,制宪权成为了一场争夺的焦点。清廷从1908年的《宪法大纲》到1911年的
彭剑 2023-04-05 23:19:08
1
地理大发现研究(15-17世纪)
该书被视为中国学界研究地理大发现最重要的著述,至今仍受到广泛推崇。它系统深入地研究了15-17世纪这一重要历史事件,详尽梳理了地理大发现和航海大探险的历史脉络。书中展示了人类征服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以及发现南部非洲、南北美洲、澳洲-大洋
张箭 2023-04-05 23:05:38
1
权杖下的战争(第三帝国元帅列传上下)
元帅是一种所有军人毕生憧憬的职业巅峰。在二战中,身为德国元帅的个体背负国家和民族的期望,并投入到腥风血雨的战火中。他们的个人抉择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战争既为他们带来荣耀,也带来痛苦。本书耗时数年,经过精心编著,已超越市面上其他德国元帅传记。
张翰涛 2023-04-05 22: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