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未来而育:用艺术思维提升孩子的八种核心竞争力

1 宇宙涟漪中的孩子

宇宙涟漪中的孩子

近未来,日冕科技公司通过建造围绕太阳的光幕,搜集了近乎无穷的能源。这些能源主要用于地球上的网络空间建设。随着全球网络时间频率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接驳进虚拟空间,体验现实中难以经历的丰富人生。网络互动小说作者宁天穹一直自认为是这群人中 谢云宁 2023-04-24 04:24:29
1 预见未来

预见未来

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菲利普•迪克凭借大量中短篇作品进入了科幻界并引起轰动。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即1953年至1954年,迪克共发表了五十六篇中短篇小说,其风头可谓前无古人。此后,迪克一直保持着旺盛的创作精力,成为最多产的科幻作家之一。他 [美]菲利普·迪克 2023-04-24 03:49:51
1 银河边缘002:冰冻未来

银河边缘002:冰冻未来

【名家推荐】幻想文学大师:乔治·R.R.马丁、刘慈欣、江南倾力推荐—————————————————————————————————————【中外作家阵容】雨果奖、星云奖、轨迹奖、银河奖获奖作家联手呈现中外科幻盛宴世界科幻大神璀璨云集:迈克 杨枫/[美]迈克·雷斯尼克编/南希·克雷斯/乔伊·沃德/戴维·杰罗尔德/梅赛德斯·莱基/格里高利·本 2023-04-24 03:31:35
1 未来人不存在

未来人不存在

本书以“未来人”为主题,内容以国内外科幻小说为主,配以漫想、访谈,从不同的角度猜想人类的进化方向。殖民险恶异星,获取他人记忆,和巨大的星舰融合,变成末世超能力者,死而复生或永不超生,制造别人或成为别人的造物……未来,我们将以无数种形态,来迎 韩松/陈楸帆/万象峰年/赵垒/昼温/唐骋/郭嘉灵/刘洋/郝赫/罗伯特•西尔弗伯格/加里•韦斯特福尔/ 2023-04-24 03:09:27
1 追赶太阳的孩子

追赶太阳的孩子

永远不会忘记他坐着大轮船从印尼回到祖国的那一天。汽笛声响起,波涛拍在夹板上,他朝思暮想的祖国在眼前渐渐清晰。初到华侨农场,他发现一切都是那么新奇。他和当地的小伙伴们从陌生到熟悉,从误会到理解,是足球将他们紧紧地凝聚在了一起。这样,一支像模像 余雷 2023-04-23 01:34:45
1 新周刊丛书:未来简史

新周刊丛书:未来简史

《新周刊丛书•未来简史:未知、恐惧及预言》内容简介:预言是所有对未来的猜想,是宗教、神秘主义、科学、文学、社会创新的产物。本书阐述了预言的本质和其发展的简史。每个时代的人都对未知做出最大胆的推测,因此预言也层出不穷。事实上,许多预言最终都成 新周刊 2023-04-22 21:41:01
1 《霍比特人》的艺术

《霍比特人》的艺术

《霍比特人》中的问题霍比特人是什么样子的?比尔博先生的脚上有毛茸茸的鞋吗?矮人们在写给他纸条时使用的是什么语言?当比尔博和矮人们逃离精灵王的酒窖时,“漂流”的河水是流向南还是流向北,汇入密林河的呢?最受欢迎的英国首版《霍比特人》的出版历程经 (美)韦恩·哈蒙德/(美)克里斯蒂娜·斯卡尔 2023-04-21 07:35:47
1 四个孩子和一个护身符

四个孩子和一个护身符

在这部作品中,伊迪丝・内斯比特试图尝试一个实验:将本来具有惊异魔力的非现实世界的人物和事物移入我们的现实世界,来看看会发生什么变化。就像鱼儿如果离开水就会失去活力、最终死亡一样,尽管能在非现实世界里施展魔法,但是一旦移入现实世界,魔力会消失 [英]内斯比特 2023-04-21 06:56:56
1 混血王子的背叛

混血王子的背叛

新学期还未开始,魔法界已经笼罩在一片风声鹤唳中。即使魔法部部长也换了人!那么,究竟是什么阴谋让那个狡猾的佛地魔和他的食死人如此活跃呢?鄧不利多为何一再带哈利波特去观看儲思盆里的记忆?而那个名为‘混血王子的人,究竟掌握着怎样神秘的意图,让哈利 [英]J·K·罗琳 2023-04-21 04:08:05
1 她和她的迷藏2

她和她的迷藏2

罗那门的内战已经结束,此时冠亿和知珊已经消失不见。那么,VV是否坚信自己的疑问或是被母亲所说服呢?在VV的最低潮时,刚刚失去妻子的富豪杏木出现并向她求婚,结果又如何呢?假如你十九岁,有一些九零后的朋友。假如你已经成熟,却需要穿上校服重回高中 孩子帮 2023-04-20 18:48:22
1 校园市场:布局未来消费群,决战年轻人市场

校园市场:布局未来消费群,决战年轻人市场

校园市场营销是整体市场营销中的一个细分领域,也可称为年轻消费群体市场。它涵盖了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的所有学生群体,具有巨大的消费潜力、庞大的用户规模和强大的传播能力的特殊性,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组织将其列为战略级发展规划。本书的主要内 单兴华/李烨 2023-04-20 13:43:44
1 艺术创造论

艺术创造论

本书原名为《艺术创造工程》。它是作者的一份课堂讲稿,于1987年完成,并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之后,在1990年,它还在台湾允晨文化公司先后出过两次。为了成为“余秋雨学术专著系列”的第一本付印,作者对本书进行了删削和修改。 余秋雨 2023-04-20 10:0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