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

1 图解欧洲艺术史:19世纪

图解欧洲艺术史:19世纪

《图解欧洲艺术史:19世纪》是一套共六册的经典艺术史普及读物,由意大利专业艺术类出版社Electa引进。本书针对现代人碎片化的阅读习惯,采用提炼词条、高度概括、拆分图片细节、高信息量的呈现方式,带你了解19世纪这个充满变革与创新的时代。在关 [意]加布里埃·克列帕迪 2023-04-07 11:06:37
1 少年行:1840—1911晚清留学生历史现场

少年行:1840—1911晚清留学生历史现场

在晚清中国,一系列故事发生在留学生身上:孔祥熙一度被羁押,顾维钧为包办婚姻大谈新婚姻观,留学幼童见贬值的詹天佑被召回。同时,蔡元培、王韬等留学生也在追寻理想。端方拒绝交库银却广派留学生,中国学子到日本两个月速成大学毕业,鲁迅则弃医从文。在西 李书纬 2023-04-07 07:23:07
1 当代小剧场三十年(1982-2012)

当代小剧场三十年(1982-2012)

本书将“小剧场”置于中国当代社会三十年变迁的大视角。从一个最具体的领域出发,以小剧场戏剧在当代三十年的演变为个案,折射中国当代文化发展的历程。本书具有两个显著特点。第一,采用参与式田野调研为基础,融入了社会学方法于文艺研究。第二,将文化研究 陶庆梅 2023-04-06 22:33:47
1 彼得·布鲁克访谈录:1970-2000

彼得·布鲁克访谈录:1970-2000

他是现代戏剧实验之父、后现代主义戏剧导演的先驱。他以80多部戏剧作品颠覆了人们思考戏剧的方式。彼得·布鲁克被誉为“尚在世的最伟大戏剧导演”,在他的创作探索中,他倾尽一生,永不放弃反思和质疑。从1970到2000年,他与记者玛格丽特·克劳登在 [美]玛格丽特·克劳登 2023-04-06 21:41:43
1 当代中国近代史研究(1949-2009)

当代中国近代史研究(1949-2009)

中国近代史研究是一个历史分支学科,经过六十年的探索和创新,在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完整的学科体系,快速发展并取得了显著成就。本书以概述和专题相结合的形式,系统梳理了六十年来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历程和进展,重点介绍了该领域的主要成就、有代表性的不同学 曾业英主编 2023-04-06 15:58:25
1 陶希聖日記:1947-1956(上下)

陶希聖日記:1947-1956(上下)

陶希聖先生一生充滿傳奇。在中日戰爭前,他以中國社會經濟史的論著聞名。而戰爭中及戰後,他投身政界,為蒋介石撰寫《中國之命運》及《蘇俄在中國》等作品。他的日記紀錄了1947年國民政府制憲到1949年播遷來台後的改革,是中華民國立足台澎金馬的歷史 陶希聖 2023-04-06 15:51:39
1 上海资本家与国民政府:1927—1937

上海资本家与国民政府:1927—1937

《上海资本家与国民政府:1927—1937》讲述了蒋介石领导国民党全面统治中国的十年历程。其中,以江浙财阀为首的上海资本家与国民政府之间的金钱与权力的联合,以及政治地位与各大利益集团之间的权力之争也成为故事主线。蒋介石初到上海时,为了获取资 [美]帕克斯•M.小科布尔 2023-04-06 15:26:13
1 1912年:颠沛的共和

1912年:颠沛的共和

辛亥革命由武昌的革命党人打响第一枪,埋葬千年帝制。同时,也开创了共和的新纪元。然而,新旧矛盾急剧冲突,从而导致了一系列乱象。 沈洁 2023-04-06 15:08:10
1 中国“人文主义”的概念史(1901-1932)

中国“人文主义”的概念史(1901-1932)

《中国"人文主义"的概念史(1901-1932)》是一篇通过概念史的研究方法,探讨“人文主义”这一概念在近现代中国的逐步生成历史的论文。与学界已有的“人文主义”定义不同,本文尤其关注于概念的词汇形式,旨在回到近代中国的原初历史语境,探索晚清 章可 2023-04-06 15:02:41
1 战争与革命交织的近代中国(1895-1949)

战争与革命交织的近代中国(1895-1949)

为了更好地理解中华民国,本书不采用直线叙述方式,而是通过专题章节的形式,深度阐发中国转型这一中心主题,并将它们综合起来,编织成整体的叙述。尽管本书按时间先后顺序推进,但是每一部的各章都用一种更为聚焦的方式考察那几十年中的特定方面:政治、社会 沙培德(PeterZarrow) 2023-04-06 14:20:31
1 蒙古獨立與蒙中俄關係(1911-1945年)

蒙古獨立與蒙中俄關係(1911-1945年)

本書以蒙古人的觀點,解析蒙古與台灣、俄國的歷史關係,并探究蒙古國取得獨立的真正過程。如果想瞭解蒙古國獨立史,本書是必讀之作。蒙古獨立是蒙古人自願的選擇,並非俄國煽動的結果。此外,蒙古獨立運動曾經不被任何國家支持,在獨立的過程中完全依靠蒙古人 其木格(EnkhchimegBaatarkhuyag) 2023-04-06 14:10:19
1 中国近代外交官群体的形成(1861—1911)

中国近代外交官群体的形成(1861—1911)

科举道路培养了近代从事西式外交的官员。然而,这是一个全新的职业,他们如何适应外交工作?另外,我们如何理解清朝外交机构的运作方式和特点?本文通过研究清代档案中的总理衙门、外务部和驻外官员的履历资料来探讨相关问题。我们关注这些外交官员的出身、选 李文杰 2023-04-06 13:3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