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摄影家阎雷行走中国数十年的结晶,近300张照片见证1985—2000转型期的嬗变与日常。世纪转圜的契机或许就潜藏于滑梯上的轻盈一跃,历史书的遥远章节也许会随自行车的一次拐弯悄然发生。在宏大的远景和鲜亮的眼下日常之间,这些相片显出了所有徘徊、踌躇与热望的微妙底色。珍藏版 ★ 全球热销数十万册的中国题材摄影家阎雷:影响力可与布列松、马克·吕布、巴贝和久保田博二比肩的中国题材摄影家阎雷,著作全球热销数十万册,为世界打开一扇长久开放的中国窗口。 ★ 行走中国各个角落,以热爱与恒心绘就一幅世纪之交的中国巨像:从北京上海到边远山区,从田间劳作到摩登婚礼,跨越1985—2000,以镜头记录下转型期中国的种种日常与巨变。 ★ 全面升级的增订珍藏版:在畅销近十年、加印十余次的旧版基础上,增补上百张照片,12开超大开本还原温情细节,128克舒视雅印四色精细印刷 + 印厂反复调色校准,内容形式全方位升级的收藏用版本。
16岁,我做了一个梦,梦见的是我在中国的一种生活,很神奇。1979年,中国开始改革开放,第一次签发针对个人的外国人旅游签证。我听到这个消息就睡不着觉,我要学习摄影,要学习中文,我要拍摄中国的改革开放。他们在叫我,我应该去。所以我来中国了。对这个梦,我从未后悔。 —— 阎雷
以中国为主要拍摄题材的外国摄影师中,阎雷也许称得上最优秀的人之一。他完全可以与他的前辈马克·吕布比肩。 —— 那日松
内容简介: 本书是《昨天的中国》(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年)的增订珍藏版,收录了上百张新增照片,并对整体内容编排、页面布局和设计等进行了优化升级。全书分为围绕地方风光的“昨天的故乡”和围绕人文风俗的“昨天的我们”两辑,从北京到桂林,从上海到延安,从田间的勤苦劳作,到酒席上的欢声笑语,全面呈现1985—2000年间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的日常生活、经济起飞和社会巨变,用镜头为整个中国创作一幅无比鲜活、富于生命力的肖像。作者对中国充满了感情,四十年间足迹踏遍中国的每一个角落,敏锐地捕捉到这个具有厚重灰色调的国度在20世纪末对变革的渴望、对新鲜事物的痴迷,通过他的视角,新旧交替时期的种种微妙和激烈之处被真实地传递出来,展现了那段逐渐远去的历史。
阎雷(YannLayma),1962年生,法国著名摄影师。1984年,他获准自由进出巴黎爱丽舍宫,为当时的总统密特朗拍摄了一年政坛生活,成为法国唯一一位获此殊荣的摄影师。1985年,阎雷以自由摄影师的身份首次来到中国,四十年来共拍摄了六十多个关于中国的摄影报道,出版了多本关于中国的著作。他的大型摄影集《中国》于2004年在全世界六个国家同步发行,印量达几十万册,这也使他成为在西方影响显著的中国题材摄影师之一。2005年,他因在中法文化交流方面的突出贡献而被授予法国骑士勋章;2011年,当选《泊客中国》评选的“中国因你而美丽”11位“文化行者”之一。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读者评价
我们的我们的我们的我们的我们的我们的我们的我们的我们的我们的我们的我们的我们的我们的我们的我们的我们的我们的我们的我们的我们的我们的我们的我们的我们的我们的我们的我们的我们的我们的我们的我们的我们的我们的我们的我们的我们的我们的我们的我们的我们的我们的我们的我们的我们的我们的我们的我们的我们的我们的我们的我们的我们的我们的我们的我们的我们的我们的我们的我们的我们的我们的我们的我们的我们的我们的我们的我们的我们的我们的我们的我们的我们的我们的我们的我们的我们的我们的我们的我们的我们的我们的我们的我们的我们的...
对于过去的记忆,文字的描述远不如真实的图片来的直接。80年代的天安门广场,朴素而壮观,一面国旗在空中飘扬,鲜红的颜色在周围暗色对比下尤显夺目,这正如走在发展道路上的中国,特立独行又光芒耀眼。现在人们物质丰富了,自己也可以买回来给孩子玩,但是却缺少了乐趣。...
在这本摄影集里,每一幅照片呈现的是中国1985~2000年这一特殊而重要的社会巨变的时期,经历变化中的种种人、事、物,都被摄影师的镜头记录下来,成为那段特别岁月的历史定格,描绘出那个已经远去的年代画像。...
人们z先看到的是文艺舞台上的变化,许多艺术家又出现在舞台上,而且人人神采奕奕。当然也有些艺术家,是y远也看不到了,人们对他们充满了惋惜。随着电视机的普及,电视剧也丰富了,《渴望》、《霍元甲》、《大西洋底来的人》、《排球女将》,一时间人们下了班就匆匆往家里赶,唯恐少看了一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