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善,是一位热爱张爱玲文学作品的学者。他认为张爱玲的作品就像“沉香”一样珍贵,需要经受时间的考验,才能被文学史家所发掘。由此,他编选了一部张爱玲的集外散文、电影剧本选,取名《沉香》。而《沉香谭屑:张爱玲生平和创作考释》则是他继《说不尽的张爱玲》、《看张及其他》之后研究张爱玲的第三本书,也以“沉香谭屑”命名。
张爱玲在1940年代蜚声上海文坛,到1980年代“重返”中国文坛并大获好评,其间相隔了约四十余年。这与她推崇备至的《红楼梦》从创作到被文学史家认识并肯定其不朽价值相隔整整一百二三十年比较,还真是小巫见大巫。因此,陈子善认为真正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需要经受时间的考验,最终会被文学史家所发掘,堪称文学史上的“沉香”,而张爱玲正是如此幸运。
陈子善认为,张爱玲当然可以被批评。但是,对张爱玲的批评应该在文学的层面、在学术的范围内展开,而不是其他。否则,一些问题将永远纠缠不清。
近年来,与张爱玲相关的事情不断发生,几乎每一次都引起海内外的热烈讨论。然而,如何理解和评估张爱玲的晚期风格,更是众说纷纭。陈子善指出,他虽然已经写过几篇关于张爱玲晚期作品的评介,但还没有认真研读《易经》、《雷峰塔》等新作品,并作出反应。因此,他希望《沉香谭屑》能对“张学”的拓展和深入略尽微力。
陈子善特别提到,他曾请年届九十高龄的北京大学教授、书法家吴小如先生题写《沉香谭屑》书名,以表达他对吴先生的敬意和友谊。吴小如先生曾在1940年代写过关于张爱玲的书评,成为了当时研究张爱玲小说的重要文献。陈子善认为这是一段可宝贵的文坛史料,也证实了“张学”研究史的曲折进程。吴小如先生对后学的期望也是陈子善的鞭策。
陈子善,1948年生,上海市人。曾任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副馆长,现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现代文学数据与研究中心主任。先后就读于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英国剑桥大学、美国哈佛大学访问学者。长期致力于张爱玲、周作人、郁达夫、梁实秋等现代作家史料的整理和研究,著有《遗落的明珠》、《中国现代文学侧影》、《文人事》、《捞针集》。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