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59年,也就是民國四十八年,金庸计划要开设《明报》。当时,他刚刚连载完具有巨大影响力的《射雕英雄传》,为了吸引读者支持新生的《明报》,他需要一部美妙的力作能够与《射雕英雄传》相媲美。由于《射鵰英雄傳》有很大的续写空间,所以写作《射鵰英雄傳》的续书无疑是达成此目的的一种自然而又明智的选择。
当《明报》初创之时,存在着风险和机遇共存的情况。逐渐壮大时,几名业务骨干人员先后辞职,一些人选择了自己创办报纸,而另外一些人则选择了跳槽至竞争对手的那边。虽然面临着这些不利情况,但金庸没有后退,坚定地保持着《明报》的办报方针。与此同时,他善于抓住机遇,准确地分析国内外的时局变化,并在香港众多报刊中迅速脱颖而出。在《神雕侠侣》的创作过程中,金庸无意中使其中的英雄人物在成长过程中经历着重重苦难,但却能够遇到比别人更多的机会。这其中也渗透了金庸本人在明报创刊阶段的艰难而奋斗的岁月的人生经历,并或多或少地体现在了这部作品中。
《神雕侠侣》于1959年5月20日在金庸一手创办的《明报》创刊号上刊载,并配有插图,可谓与《明报》在同一时期诞生。这部小说共耗费了两年多的时间完成,从创作到刊载历时近三年。
金庸(1924年2月6日—),香港“大紫荆勋贤”。原名查良镛(zhāliángyōng,英:LouisCha),浙江海宁人,当代著名作家、新闻学家、企业家、社会活动家,《香港基本法》主要起草人之一。金庸是新派武侠小说最杰出的代表作家,被普遍誉为武侠小说作家的“泰山北斗”,更有金迷们尊称其为“金大侠”或“查大侠”。金庸生于1924年,祖籍为安徽省桐城,出生在浙江海宁,查家为当地望族,历史上最鼎盛期为清康熙年间,以查慎行为首叔侄七人同任翰林。现代查氏家族还有两位知名人物,南开大学教授查良铮(穆旦)(四十年代九叶派代表诗人,翻译家),台湾学术界风云人物、司法部长查良钊。出自海宁的著名人物还有王国维和徐志摩。徐志摩是金庸的表兄。金庸祖父查沧珊是“丹阳教案”的当事人。1937年,金庸考入浙江一流的杭州高中,离开家乡海宁。1939年金庸15岁时曾经和同...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