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疑案」是明朝宫廷朝政的一个缩影。党争和戾气导致了中原王朝的灭亡,这是一个著名古代文化研究者和插画师「燕王WF」的原创插画。从器物、服饰、建筑、礼制等方面展现了历史场景。阎崇年、李洁非、马伯庸强烈推荐《三案始末》。本书通过不到十万字的篇幅,剖析了明史上最为复杂、深远的三大案件(梃击、红丸、移宫)。作者从帝权与相权的矛盾入手,讲述了万历「造因」的背景和制度上的动因,从帝王层面和制度层面交代了三大案件的发展过程和影响。这本书给读者展示了明末宫廷、政治和社会的清晰生动的立体图形。通过天启、崇祯两朝对此进行的连续翻案,更展示了门户之争的面目,为明代亡于党祸戾气埋下了伏笔。
温功义(1915-1990),少有才名,长于诗文。1939年入香港《大公报》工作,被时任总编辑徐铸成誉为“玉树临风,才华横溢”,颇得胡政之等人赏识。随《大公报》迁回内地,办理《大公报》分销业务。1948年后定居重庆。解放后,因性情耿直和莫须有的罪名受到长期排挤,只得赋闲在家。不羁俗务的他反而尽情读书且“述而不作”,偶尔著文、翻译,也只限自娱不求发表。“文革”结束后,受重庆出版社鼓励,于1984年出版了《三案始末》,后又著有《明代的宦官与宫廷》(1989年)。温功义先生的著作,产量之少与质量之高同样惊人,很有些不世出的天才意味。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读者评价
⭕相对于三案,书中前半篇幅讲述的内阁斗争更值得思索。⭕明朝内阁特殊的职位变动规则,给阁臣带来极大的不安全感。更巧合的是,唐朝和明朝都是从二世开始,采用暴力手段进行夺位,这也就给后面埋下了祸患。假设如果一个人,他只活在魏忠贤时期,那他所了解到的真相就是魏忠贤给他看的,他一定认为真相就是如此,并对其深信不疑。...
述而不作。但仅作的两部就足以让人震惊,而后遗憾:这样的文笔,竟然只写了这样薄的小册子。但是增重帝权、各部门相互制约的结果,是明朝后期愈演愈烈的门户之争,陷入了内斗。尤其在本书的三大案中,可见门户之争的势头让案件延续、甚至一次次翻案。...